喜聞鼓浪嶼核心區控制游客量
m.shockplant.com?2011-12-01 11:14? 劉純銀?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在鼓浪嶼申遺的背景下,備受關注的《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草案)》(以下簡稱《草案》)日前提交廈門市十三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三次會議審議。(11月30日《海峽導報》) 眾所周知,自鼓浪嶼成為福建“十佳”風景區、國家級風景名勝區之后,前來觀光、度假、旅游的人群絡繹不絕。特別是2007年5月8日,鼓浪嶼風景名勝區經國家旅游局正式批準為國家5A級旅游景區后,每年來此游玩的人更是有增無減。 不可否認,這塊“金字招牌”在給廈門帶來了可觀經濟效益的同時,也給鼓浪嶼帶來一定負面影響。近些年來,隨著鼓浪嶼在全國乃至世界的名氣越來越大,前來旅游的客流量已超出正常接待能力,加之現有的商業業態缺乏統一規劃和布局,在一定程度上對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產生了不利影響,同時也給廈門部分海域水質帶來一定破壞。 讓人高興的看到:廈門市委、市政府并沒有一味地把鼓浪嶼當作“搖錢樹”,追求其經濟效益,而是痛定思痛,借鼓浪嶼申報世界文化遺產之機,專門制定《廈門經濟特區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條例》。旨在通過功能區的劃分以及對核心區實行游客總量控制,解決近年來游客數量超負荷的狀況,并從保護機構、保護資金、保護手段等方面,確立了鼓浪嶼文化遺產保護的一系列制度。 其實,近年來“世界遺產”的旅游熱讓“世界遺產”不堪重負的新聞屢見不鮮。如日益增多的游客打破了敦煌莫高窟原有恒定的小氣候環境,二氧化碳長時間滯留窟內以及窟內相對濕度增加,空氣溫度上升,正給敦煌莫高窟壁畫、雕塑帶來無法彌補的損害。雖然經幾次大修,已有1300多年歷史的、舉世聞名的、土木結構的布達拉宮,每天仍然要接待成千人,壓力可想而知。類似不堪重負“世界遺產”并非這兩處,這只是所有“世界遺產”不堪重負的冰山一角。 筆者認為:要避免“世界遺產”變“世界遺憾”關鍵是要給當前的“世界遺產”旅游熱降降溫。如果各地申遺成功后不注意保護,只知道一味地無序開發,把“世界遺產”當作“搖錢樹”,最終必將付出沉重代價。期待享有“世界遺產”美名的旅游景區,能像廈門鼓浪嶼那樣,理性地對待當前“旅游熱”,把控制游客量當作硬指標。即要在保持“世界遺產”完整性、真實性和延續性的前提下,制定合理的旅游開發,不追求一時的門票收入。真正以保護為前提,懂得讓“世界遺產”世代傳承,永續利用,這才是我們的歷史使命。也正如著名文物保護專家謝辰生所表示的,故宮長城等所有“世界遺產”都應限流,限流是為了保護文物古跡,應該是長遠之計。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4-28]該給鼓浪嶼旅游熱降降溫
- [ 02-22]鼓浪嶼“被加減”的葫蘆里賣的什么藥?
- [ 10-15]鼓浪嶼“要喜錢”?給理由先!
- [ 08-27]辯證看待鼓浪嶼整治
- [ 06-30]鼓浪嶼宰客亂象要狠治
- [ 06-11]這也是“鼓浪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