撥款未到求捐款 廁所太少網上討
m.shockplant.com?2011-11-28 07:32? 于靜?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日前,深圳市慈善會向媒體公布捐款賬號,稱因財政撥款不到位,深圳“勞務工關愛基金”賬戶資金已捉襟見肘,希望廣大市民和愛心企業捐款以解燃眉之急。不少市民認為,資助款撥付不到位完全是政府部門工作效率過低所造成,而后果卻要由市民來“埋單”,實在不妥。(11月25日《羊城晚報》) 據深圳市慈善會秘書長講,“勞務工關愛基金”的主要資金來源是福彩公益金,因為今年遲遲未到賬,導致基金會賬戶資金短缺,才向社會求助。而深圳市財政委一名工作人員則表示撥款“大概還在走程序”。 各方匯總起的消息很清晰地傳遞出兩個信息:一、“勞務工關愛基金”不是一個靠社會捐款運作的組織。二、撥款只是暫時未到位,“程序”走完了資金短缺之急可解矣。 由此一來,公眾不免產生疑問:財政撥款未到,就號召社會捐款,一旦撥款到賬,滅了火,解了渴之后,社會的捐款豈不成了基金會一筆“意外之財”?真的不是覺悟高低的問題,也和愛心大小沒有關系,就是搞不明白本是財政撥款為何變成了市民捐款,政府部門工作效率低下產生的問題為啥要讓市民“埋單”? 這邊有慈善組織求市民“救火”的,那邊有縣領導發微博討廁所的。最近,云南盈江縣委副書記在微博上呼吁:“孩子們希望能有一個大廁所,希望有能力的人們能幫助解決這個難題!”事情的起因是云南盈江一寄宿小學,因為廁所太少,學生太多,學生下課后都要排長隊如廁,還經常因此耽誤上課。 “政府在干嘛?”“建個廁所能花多少錢,用得著網上求援嗎?”“校舍設施的修繕本來就是地方政府的責任,縣委副書記此舉有推脫責任、轉移視線的嫌疑。”……從網友的留言可以看出大家對縣委副書記微博要廁所的一事,質疑的多,贊成的少。 按理說,不管是捐款還是辦學,都是體現愛心的善舉,公眾即便不踴躍參與,也不會質疑加嘲諷。通過這兩件事情不難發現,公眾質疑的其實不是捐款和幫學校建廁所本身,而是對政府部門轉嫁工作,推脫責任的不滿。道理如此明白,可是有些人還在那“難得糊涂”,說起話來一口“不近人間煙火”的味道。 對深圳市民捐款的質疑,有深圳市人大代表如是說:“深圳今年辦大運會花費巨大,積累了幾年的財政經費所剩不多,在政府有困難的同時號召社會捐款幫助,也希望市民們予以理解。”這話聽著莫名其妙,典型的官腔雷語。政府舉辦大運會花光了財政經費,就讓市民來“堵窟窿”?這是什么邏輯!讓人怎么能夠“予以理解”? 財政撥款不到先向市民要,學校廁所太少領導網上討,此類“煽情”還是少來為好。愛心傷不起,慈善傷不起啊!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11-03]“被捐款”的支付寶用戶難以維權
- [ 10-26]地震遺址“門票”不如改為自愿捐款
- [ 10-14]每月10元捐款真“不過分”嗎
- [ 09-07]靜安火災的慈善捐款哪兒去了
- [ 09-03]“老師覺悟高”就該“被捐款”?
- [ 09-02]強制捐款捐不出慈善
- [ 09-01]“強制捐款”不啻于“強盜慈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