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民生巷議 > 正文
關艙限時起飛 不如明確賠償責任
m.shockplant.com?2011-08-16 08:59? 陳方?來源:華西都市報    我來說兩句

民航局副局長夏興華日前接受采訪時表示,在日常航班正常工作中,延誤超過2小時的航班,空管部門必須優先安排飛機起飛,并確保已關艙門的航班在30分鐘內起飛。

面對層出不窮的航班延誤事件,乘客一方面憤怒甚至麻木,另一方面也越來越認識到飛機延誤是一個極其復雜的過程。民航總局再次出面為緩解航班延誤支招獻策,公眾在表示些許欣慰的同時,更多的還是擔憂這一紙通知能否真正緩解現實困局。

民航局官員表示,出現大面積航班延誤時,由空管部門盡快提出恢復計劃以及二次放行計劃,主動協調軍方開放臨時空域和臨時航線,并與航空公司運控部門認真監控實時飛行狀況。這樣的要求也只是“原則性要求”而已,至于現實中航空公司和控管部門對此執行效果如何,民航總局沒有進一步的“指導意見”。

爭議最大的還是“關艙后必須在30分鐘內起飛”的限時政策,就連航空公司也擔心該規定不具備可行性。近年來,民航局重拳整治航班延誤,甚至將航線的航權與航班延誤率直接掛鉤。正是由于乘客和民航管理方對航班延誤的“高壓”態度,航空公司不得不采取各種方式來規避航班延誤,其中準點關閉艙門就是其中一項規避方式。對于航空公司而言,飛機什么時候起飛不重要,只要準點關閉了艙門,即便乘客在飛機上等候再長時間,航空公司也不會承擔延誤賠償責任。

這樣的“霸王條款”,無疑侵犯了乘客的索賠權利。要求航空公司關閉艙門后30分鐘內必須起飛,雖然有利于維護乘客權利,但飛機什么時候起飛,航空公司也沒有完全的決定權。至于為何必須關艙門,在航空公司看來也是“無奈之舉”——如果艙門未關塔臺就不允許進入流控隊列。但在國外,進入排隊隊列是允許開著艙門的。另外,航空公司認為關艙后就不應再計作航班延誤之列,這是因為“相比讓旅客在候機樓等待,這種方式更加消耗成本,因為發動機在不停工作。”

航空公司總是有種種理由為自己辯解。僅憑一句“關艙后必須在30分鐘內起飛”的,恐怕遠遠不能緩解乘客與航空公司的矛盾。既然該政策有如此多不確定性,倒不如直接明確飛機延誤時間的起始標準、明確航空公司應承擔怎樣的賠償責任來得實際。

責任編輯:林雯晶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一级亚洲一级 | 香蕉人在线香蕉人在线8 | 色桃花亚洲天堂视频久久 | 色婷婷久综合久久一本国产AV | 久久精品99久久香蕉国产 | 午夜成午夜成年片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