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解釋漲油價的同時,請多注重消費者的感受
m.shockplant.com?2011-04-08 08:26? 郭文婧?來源::重慶時報    我來說兩句

4月7日凌晨,我國第二次調整成品油零售價。調價之后,97號汽油一舉達到8.36元/升,價格再次刷新歷史紀錄。對此,發改委負責人稱中國不含稅油價低于美國,更遠遠低于歐洲。(《京華時報》4月7日)

發改委負責人說的確實是實情,美國的含稅油價略高于中國,歐洲法國、意大利等的油價更幾乎是中國的兩倍,但是,這種實情既不能說服中國的消費者,更不可能感動中國的消費者,因為消費者在意的是油費支出的切身感受,而不是冰冷的數字。

關于中美油價的比較,消費者看到的是我國成品油價格已經邁向了8元時代,但美國全國平均油價只有6.38元人民幣,每升汽油比我們便宜差不多2元錢。這個錢是消費者要實實在在地從口袋中掏出來的,是他們的切身感受。至于油價背后我國31.8%、美國15.7%、法國57%、意大利52%的稅收,消費者一方面是不會去深入地思考對比,另一方面只會抱怨稅收太高增加了負擔。

所以,企圖以“裸油價”來證明我們油價便宜的努力,注定是無效的。

關于中美、中歐油價的比較,消費者可能還會有另外的參考標準。

2010年,我國的人均國內生產總值只有29748元,美國是47132美元,法國是40591美元,意大利是33828美元。收入水平不在一個檔次,購買力不在一個檔次,怎么能用同一個標準來衡量呢。

消費者對油價有意見,還有一個橫向的比較。將油價推向8元時代的,是中石化、中石油,但民營加油站和外資加油站在表示“會跟隨漲價”的同時,也表示“不會漲到新的最高零售限價”,而是要保持0.15元/升~0.5元/升左右的優惠。國企搞得不好的時候,是消費者的國企;國企搞好了,就漲價,消費者似乎就成了永遠的“冤大頭”。而追逐利潤為目標的民企、外資企業,卻能夠保持比居于壟斷地位的國企更低的價格,這叫消費者怎能沒有想法呢?

中國有中國的特殊國情,照搬國外的做法不一定可取。對于壟斷企業嘴中的“國際慣例”,早就有人譴責,“國際慣例”不能是個筐,聽起來冠冕堂皇,但實際中想用就用,不想用就一腳踢開。油價上漲,有油價上漲的原因,消費者都能理解,但不應該的是油價只跟漲不跟跌。

美國政治哲學家施特勞斯說:“那些在事物表層里,也只是在表層里的問題,才是事物的核心?!蔽覀兿M诮忉寙栴}的時候,在拿數據的同時,也多注重一下消費者的切身感受。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视频在线青青 | 日韩亚洲欧洲美三区中文字幕 | 在线观看免费h视频网站 | 日韩小u女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伊人成大香线蕉99综合 | 亚洲A∨电影免费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