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思明區一司法助理員獲提拔為主任科員,但令人感到蹊蹺的是,一天之后就被免職。一時間,“廈門史上最短的人事任命”成為熱門話題。(《海峽導報》3月25日)
對于這種匪夷所思的任命,實在讓人費解,好在有知情人士,據披露,最短任命的主人公姓莊,是思明區司法系統一名老同志,長期負責人民調解與法制宣傳工作。同時,記者也了解到,莊某某在司法系統任職長達29年,工作兢兢業業。退休前一天,破例提拔為主任科員,退休后享受正科級福利。
應該感謝組織的破例提拔,正如知情人士所言:“是個好同志,幾乎沒見過這種任免,說明組織上也很照顧他?!钡诟兄x的同時,還應該好好的去反思這種所謂的“照顧”。
一個好同志,兢兢業業干了29年,臨退休之際才破格提撥為主任科員,退休后才能享受正科級福利待遇,“組織”上可真“照顧”。而這種“照顧”真讓人懷疑“組織”的用人觀。好同志29年來都沒有機會得到提拔,那么提撥的是什么樣的同志呢?當然,還有更好的同志,還有更需要“照顧”的同志,但這樣的“照顧”能不能早一點,讓好同志們在更高的位置上有更長的時間發揮更大的作用。
話又說回來,好同志不一定適合當領導,我想29年來都沒有“照顧”大概就是這個原因。人非草木,孰能無情?29年來的辛苦組織都看在眼里,記在心里,臨退休“照顧”一下也是情理之中。但照顧歸照顧,制度歸制度,想照顧可以多發點獎金,也可以換個相對輕松的工作環境,但要破壞制度來照顧,就得不償失了。此風一開,將來不知道有多人會想方設法要“照顧”,更不知道多少人會得到這樣的“照顧”,久而久之,正常的任免程序也會破壞殆盡。
對于一個兢兢業業工作的好同志,多照顧照顧是應該的,但不要拿制度和程序開涮,也不要搞得和一出鬧劇一樣,讓人懷疑政府部門的決策水平,影響了政府部門的形象,使得好事引出個壞結果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