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規范房地產市場秩序,著力解決當前商品房銷售中存在的標價混亂,信息不透明、價格欺詐等問題,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商品房銷售明碼標價規定》,專門對商品房銷售的明碼標價問題作出規定,要求:商品房銷售要實行一套一標價,并明確公示代收代辦收費和物業服務收費,商品房經營者不得在標價之外加收任何未標明的費用。該《規定》自2011年5月1日起施行。(國家發改委網站2011年3月22日)
關于房價,已是一個老生常談的問題,也是一個讓人談得有氣無力的問題。關于調控高得離譜的房價,國家從2002年開始,已連續出臺了很多個文件,但似乎再厲害的政策和文件也管不住房價這匹脫韁的野馬。不得不承認,關于房價問題,歷來有兩種聲音影響著政府部門的決策,一種是有房子的,特別是有多套房的,都希望房價越高越好,因為房價越高,他們的資產升值越快,他們越富有;另一種聲音是買不起房的中低收入群體和困難群體,他們希望房價越低越好,但多年的呼喚、多年的等待仍然是“望房興嘆”。這是一組對立的矛盾,要解決好這組矛盾,就只有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良性發展。
一直有一種感覺,那就是現在很多房地產調控政策沒有找準高房價的真正原因,或者是找到了,還不忍心下手。愚以為,高地價、高稅收、高利潤才是高房價的真正原因,高地價催生高成本,高稅收讓地方政府不忍割愛,高利潤讓房地產商“眼睛紅了,心就黑了”。這些問題不解決,再好的政策都會被一些歪嘴和尚念歪。在今年全國“兩會”上,曾有一種聲音說,房價實行省長、市長負責制,省長負責還令人期盼,但市長們能擔負起調控房價的責任嗎?一邊是重要的稅收來源,一邊是上級要求調控房價,市長們愿意主動調控嗎?
國家發改委這次出臺的商品房明碼標價政策初衷是好的,怕只怕在執行過程中會遭遇“腸梗阻”和“執行難”,因為很多中國人都很聰明,很多好政策在執行時都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說不定數以萬計的房地產開發商們針對此條政策早已想好了應對措施----很多地方不是都有什么房地產協會嗎?到時同城的房產商們形成統一聯盟,口徑一致的把房價抬高點不就行了嗎?況且,現在銷售的商品房不也是明碼標價嗎?雖然很多房地產商標出的房價高得嚇人。價格主管部門有什么強有力的手段督促那些“沒有流道德血液”的房地產商合情合理的標價呢?
但愿給商品房明碼標價的好政策能夠對促進房地產行業健康發展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