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財政“蛋糕”分配就該多向民生傾斜
m.shockplant.com?2011-03-08 13:47? 張遇哲?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2011年財政預算報告顯示,今年全國財政支出規模將達100220億元,比上年增長11.9%,其中,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和就業等民生支出合計將占中央財政支出的2/3左右。(3月7日《經濟參考報》)

今年初,財政部部長謝旭人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保障和改善民生是當前及今后一個時期財政工作的重中之重。誠如斯言,翻開2011年財政預算報告,從數字比例的感觀上,就能讓我們體會到公共財政向民生傾斜的“給力”。發展教育、支持醫改、上調養老金、提速保障房建設等民生熱詞,均可以在其中找到與之對應的財政資金安排和表述。在年度財政支出首次超過10萬億元規模、支出壓力很大的形勢下,中央財政安排三分之二的資金用于民生領域,開出一個沉甸甸的民生大禮包。

向民生傾斜,源于政府財力不斷增強的有力保障。過去,囿于我國財政收入規模不大的限制,有限的財力主要投入經濟建設,在公共產品和服務的提供方面顯得比較薄弱。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所占財政支出的比例長期低于20%,即便2003年以來提高到了30%,但與國外相比仍存在較大差距。這集中表現為,財政投入在教育、醫療、社會保障三大方面的支出比例長期偏輕。統計數據顯示,2009年中國人均公共教育支出僅為人均GDP收入的0.82%;美國為6.10%,是中國的7.44倍;日本為4.28%;韓國為3.01%。發達國家的社會保障支出一般占GDP的30%至50%,而我國2008年的這一比例僅為7.5%。如今,隨著國家經濟實力的不斷增強,財政收入連年快速增長,為提高財政支出中用于民生方面的支出比重提供了財力保障。

向民生傾斜,折射民生財政理念的回歸。從本質上說,公共財政的核心就是公共性和公益性,即滿足最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的需要。由于歷史原因,各級政府長期將目光集中在經濟發展、招商引資、賣地開發、爭取大項目等上面,在重視經濟建設的同時,忽略了社會建設,以致沒有更好地解決民生問題。如今,財政蛋糕分配更多地向民生傾斜,彰顯民生財政理念的理性回歸。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大力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有助于促進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維護社會公平正義。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狠狠丁香婷婷综合久久久 | 中文字幕玖玖资源亚洲精品 | 午夜福利一区二区不卡片 | 一区二区三区色色色色色 | 五月天在线播放综合网 | 日韩在线中文天天更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