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婦女節101年 讓歷史繼續
m.shockplant.com?2011-03-08 09:49? 李思磐?來源:東方早報    我來說兩句

“三八”節不僅記錄了婦女的勇猛抗爭,也標志了人權概念的每一點進步和深入。聯合國從1975年起慶祝婦女節,當年舉行第一次世界婦女大會。20年后,世界婦女大會在北京召開,其會議決議《北京宣言》重申了維也納人權大會提出的“婦女的權利就是人權”,強調“確保重返貫徹婦女和女童的人權,作為所有人權和基本自由的一個不可剝奪、不可缺少、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

對中國國內,世界婦女大會成為此后中國公民社會發展的催化劑。

在賦權于婦女的工作上,中國政府做了大量工作。在2010年的聯合國人類發展報告中,中國在“性別發展指數”(Gender-related development index,簡稱GDI)上排名38,比2009年的75名大幅躍進,然而任重道遠,我國仍然落后于東亞的日(12名)、韓(20名)。

我國2005年修訂《婦女權益保障法》,將男女平等的國策寫入法律,并加入反歧視、反性騷擾內容,規定將婦女發展計劃納入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2002年頒布《農村土地承包法》,規定保障已婚、離異和喪偶婦女土地承包權。2001年修訂《婚姻法》,在禁止家庭暴力、夫妻財產和家庭成員關系等許多領域作出新的規定,并規定了基層組織、公安機關對家暴行為的救助義務。

然而,由于主流法律界仍然缺乏對婦女人權的共識,這些立法之路艱苦卓絕,并且留下遺憾。如,《婦女權益保障法》規定了反歧視原則,卻并未對歧視進行界定;規定了禁止對婦女實施性騷擾,但不受性騷擾作為一項基本人身權利,廣泛表現在職業領域、教育領域和公共空間,本應該同樣體現在勞動保護法、青少年保障法律中,卻僅僅在婦女法中作了原則性的規定,大大減弱了保障效力。

盡管有《農村土地承包法》,但受傳統男尊女卑觀念和隨夫居傳統的影響,在各地都存在對女農民土地權益和集體經濟股份權不同程度的剝奪,尤其是對已婚“外嫁女”的剝奪——在中國農村,70%的無地者都是婦女。

行政體系中未能落實的保障更是比比皆是。對于家庭暴力,社區和警方常常束手無策。此外,伴隨整個就業市場化過程的,是女性就業歧視問題,到現在為止,仍然沒有任何剛性的法律和政策約束。

不斷落實婦女的人權保障,是國家不可推卸的責任。國家必須在各種政策工具中加進性別的考慮,在評估政策時重視其對婦女的影響,并在一些與婦女關系重大的政策領域,有針對性、創造性地作出規劃。男女平等的基本國策,不應該僅僅停留于政治姿態,而要落實在婦女生存的真實環境中。 (作者系媒體人士)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精品一区免费中文视频 | 视频一区二区美女引诱 | 亚洲一国产欧美在线看 | 在线看片国产日韩欧美亚洲 | 思思久久96热视频主播 | 在线欧美精品第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