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最新原創 > 正文
落實工資倍增計劃,做加法也要做減法
m.shockplant.com?2011-02-09 22:30? 葉祝頤?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江蘇省委書記羅志軍2月9日上午在江蘇省政協十屆四次會議上表示,從今年起,江蘇將實施居民收入七年倍增計劃。2010年,江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是22936元,農民居民人均純收入為9118元。當年,江蘇省CPI同比增長3.8%。七年內使收入倍增,也就是說,每年居民收入要增長10%左右。(2月9日中國新聞網)

近段時間,居民收入增長的話題被密集提及。全國各地普遍上調了最低工資標準。江蘇省繼取消工資增長上線,規定企業即便效益不好,也要給員工加工資之后,在十二五開局之年又提出七年收入倍增計劃。每年居民收入增長10%左右,與GDP增幅基本一致,計劃比較務實,如是收入增長愿景值得期待。

亞當·斯密在《國富論》中說:“一國國民每年的勞動,本來就是供給他們每年消費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的源泉。”其實,亞當·斯密的話在今天仍有現實意義。勞動者奉獻了篳路藍縷的青春與汗水,獲取與勞動價值、社會發展相匹配的收入報酬天經地義。盡管民眾收入倍增可能會造成通脹壓力。但是,勞動者的收入水平滯后于經濟發展速度,長期跑不贏物價,或者說貧富懸殊擴大,顯然不是好事情。江蘇省政府提出七年收入倍增計劃,關鍵要理順收入分配關系,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扭轉收入差距擴大的趨勢,讓居民收入與GDP增長同步,真正實現還富于民。防止居民收入倍增變成“被增”。對此,用人單位應該積極行動,政府責無旁貸。

居民收入到底該如何增加,更加貼近民生,更加公平合理。需要政府做出一攬子的制度安排。政府給收入倍增計劃列出時間表,是一條途徑,但是政策關鍵在執行。對于工薪族來說,有待他們與用人單位在公平的勞資平臺上博弈,不能讓收入增長的好處被老板與高管獨享,普通勞動者看不見摸不著。全面落實工資集體協商制度,提高勞動者的市場議價能力。通過政府的強大執行力督促用人單位承擔社會責任。做好“限高”、“提低”工作,讓勞動者工資與企業效益、經濟發展同步,十分重要。

而且,政府應該通過實際行動推動居民收入增長。特別是效益不好的企業與中小型民營企業,要讓他們給勞動者漲工資,政府應體現責任擔當。比如,減免企業稅負,就值得考慮。人社部曾提出過“化稅為薪”的建議:對提高工資有困難的企業減免企業所得稅、增值稅、營業稅,實現員工工資的正常增長。即政府把一部分稅收讓渡給企業用于漲工資。通過減稅,讓中小企業有能力加薪,有利于企業產業升級,擺脫“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困擾,緩解“用工荒”。也有利調節收入分配,消解民眾的物價焦慮。

要提高居民收入,除了給勞動者漲工資以外,還需繼續加大惠農、扶農力度,保護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幫助他們盡快致富,縮小城鄉差距。

落實收入倍增計劃需要一個不短的過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在具體操作上,除了在職職工、離退休人員漲工資以外,提高居民收入的路徑比較多。上海市政協委員刑普曾提出,給全國人民每人發放1000元以抵消CPI高速增長的影響。雖說發展成果不是靠全民發錢才能證明。但是全民發錢還富于民的思路可期。在這方面,國外有先例。美國歷史上曾經多次全民退稅。在新加坡,政府從財政盈余中拿出資金,直接向國民派發。我國澳門地區也多次全民發錢幫助市民紓解生活壓力。雖說發達國家與地區從“搖籃到墳墓”的高福利待遇比較遙遠,但是在國家財政收入大增的條件下,政府拿出資金補貼民眾,減輕物價上漲給民眾的壓力,可以做到。

此外,落實居民收入倍增計劃,政府除了做工資、補貼“加法”以外,還要學會做“減法”,讓民眾享受公共服務少掏錢。比如,健全社會保障體系,加大公共事業投入力度,補齊公共服務與社會救助短板,提高公共服務與社會救助水平。讓低收入群眾享受優質公共服務與社會救助,增強他們抵御風險災害的能力。也很重要。民眾享受公共福利政策的實惠,少掏腰包,也是在間接增加收入。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在线观看 | 伊人网在线观看动态图 |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在线观看 | 亚洲中文Av高清中文Av | 午夜福利久久性色 | 亚洲小电影9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