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院提前亮燈無關“行規”關乎“文化”
m.shockplant.com?2010-10-27 10:38? 王志順?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影院提前亮燈,在泉州乃至全國已儼然成了一種“行規”。不過,在筆者看來,這如其說是一種“行規”,不如說是一種“文化盲”。
所謂文化盲,其中一個重要特征是不外乎是指胸有點墨或者五腹經倫,但思想感情上仍隔膜于文明。而具體上影院提前亮燈問題上,盡管影院有出于部分觀眾提前離場安全的考慮,但問題是仍有部分觀眾要等到“曲終人散”,何況,電影的結尾,每能看到編導者的匠心。就不能在電影快要結束時,在影幕上打出“稍安勿躁”的字幕加以提醒么?或者在電影開始之前進行一下觀看電影文明常識普及么?這顯然是置編導者的匠心于不顧,置部分想看完整的電影的觀眾的權利于不顧,說穿了,是一種缺乏文明素養的文化盲。相較部分提前離場地方觀眾乃五十步笑百步耳。
值得注意的是,提前亮燈,竟然被一些影院工作人員說成是“行規”,這無疑是說“行規”為重,其他的一切為次。是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自覺不自覺地放棄一種文明普及和傳播的責任。或者身在“文化盲”中不知“盲”,因而不僅“自我感覺良好”,也并無幫助部分觀眾掃除“文化盲”的打算。
作為企業性質的影院當然要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但不要忘了,影院除了放電影,還肩負著播撒精神文明的重要職能,如果長期地一味地遷就部分不文明的觀眾,不僅對另一部分觀眾觀看完整的電影權利是一種侵害,也不利于打掉部分觀眾身上的陋習。更關鍵的問題是,如果部分電影消費者以侵害了消費者的權益為由并就此提出賠償,比如退購票款等,對影院方來說,又如何是好?
本來隨著文化娛樂的多元化,選擇到電影院看電影的就不多。在這種情況下,如果影院眼里又只有“行規”或者鬧哄哄一片,以至一些觀眾想看完整的電影卻不能,那么,觀眾又何苦舍近求遠或花錢買氣受呢?
相關新聞
- 2009-01-03影院票價貓膩有多少?
更多>>視頻現場
更多>>囧視頻
相關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