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昨天從廈門市工商局獲悉,廈門市8個商標于10月8日通過中國馳名商標認定。據了解,這是今年廈門市榮獲國家商標戰略實施示范城市稱號后首批通過認定的中國馳名商標。(10月12日《海峽導報》)
“馳名商標”,顧名思義,就是為相關公眾廣為知曉并享有較高聲譽的商標,最早來自于《保護工業產權巴黎公約》。在該公約中規定成員國應承擔對馳名商標予以大于普通商標的保護。由于馳名商標能夠為企業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有利于企業在市場經濟中鞏固地位,對抗惡意搶注、不同商品的相似商標影響等一系列問題,因此,我國企業紛紛申請認定其商標為馳名商標。
這次福建省共有19個商標通過中國馳名商標認定(其中廈門占8個),固然可喜可賀。但要知道,“中國馳名商標”并不是一勞永逸的。這不,正如專家所質問的:在我們身邊為什么多的是曇花一現的名牌?為什么總是廣告一停銷量就馬上下滑?為什么多的是內部人事一有風吹草動都會導致品牌就大大貶值?為什么媒介一篇文章和小小的質量事故就可以葬送一個品牌?為什么總是價格比洋名牌低很多仍無人喝彩?……
難道對于中國的企業而言,注定是一個短命的年代嗎?三株、愛多的隕落已成舊事陳談,最近幾年,媒體又傳來春都、健力寶、旭日升、三鹿等知名企業步履艱難甚至破產倒閉的不利消息的確令人扼腕嘆息,但嘆息之余,不禁要問一聲:“為什么總是出現這種情況呢?”筆者認為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是知識產權保護意識不強。目前中國企業在國際市場上的名牌很少,與中國企業的國際市場份額和銷售額迅速增長的情況差距懸殊。世界品牌實驗室公布的“中國500個最具價值的品牌”中,有46%未在美國注冊,未在歐盟注冊的中國品牌企業竟達76%。據中國品牌研究院統計,由于中國產品在海外頻繁遭遇商標搶注,2002年至2004年減少出口金額約22億至25億美元,造成各種損失約1.5億至2億美元。沒有法律保護的知識產權,很難談得上“自主”。
二是產品沒有鮮明品牌個性。特別是在同質化的競爭環境里,產品必須要有特色。拿旭日升與非常可樂、健力寶相比,非常可樂靠自強、自立的民族志氣與洋可樂抗衡,健力寶以鮮明的體育形象寶刀藏鋒,而旭日升所缺的就是這樣的“概念”。同時,要在挖掘特色文化上下功夫。拿旭日升來說,可以讓茶飲料與茶文化相結合,讓茶文化成為旭日升茶飲料用之不竭的競爭力。此外,要注意品牌保護和尋找符合時代形象的產品代言人,并根據品牌概念與產品的文化內涵制定形象推廣策略。因此,我們要盡快改變“只顧低頭拉車,不注意抬頭看路”的壞習慣,要在品牌個性上下功夫。
三是產品缺少創新。消費者對于產品的期待是永不滿足的,總是在不斷追求更好的、更新的產品,同時期待著能提供更多選擇的品牌。如果一個品牌在產品研發上總是一成不變,不能滿足消費者不斷變化的消費心理和消費需求,那么它就會在人們越來越挑剔的眼光中,被視為是“陳舊、保守、過時”而被人們所拋棄。
總之,我們生活在一個價值觀念多元化的社會,人們不再像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穿同樣的黃布軍裝,吃大鍋飯,唱同一首歌,崇拜同一個偶像。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社會的進步,人們可以有各種各樣的主張,各種各樣的選擇。人們開始按照自己的喜好和個性去選擇自己喜歡的品牌,這就意味著人們需要不同個性的品牌產品。那些毫無個性而試圖爭取所有人的產品,終究會被人們所拋棄,這就是絕大多數產品至今仍默默無聞的真正原因。真心期待擁有“中國馳名商標”的企業能居安思危,千萬別停留在過去的榮譽上。只有不斷創新,才能贏得更多的發展機會。
- 2010-08-19“國”字商標的幸福感有多遠
- 2010-01-24網絡自由 需要誰的“國家商標”
- 2009-12-16假馳名商標禍害百姓的根源在哪里
- 2009-12-04“學生妹”商標化是社會現實的某種隱喻
- 2009-11-13建立馳名商標退出機制勢在必行
- 2009-05-15三鹿商標,聞著越臭,吃著越香?
- 2009-04-19撤銷“中南海”香煙商標法律說了算
- 2009-04-15關于“中南海”商標的過度想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