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捆綁”“富一代”“富二代”
組織和發展有實力、有愛心、有能力的央企、國企、民企、私企或專家學者以“結對子”的形式“捆綁”適合企業自身特點的新工人群體創辦的企業。以各種形式的支持和扶持給予幫助。
在全社會形成關愛、幫助新工人群體創業的良好氛圍,千方百計幫扶新工人實現各種創業夢想。
在積極拓寬就業面和鼓勵用人單位增加崗位的同時,全面推進和提速企業與新工人群體的企業對接。在全國推行“加法”變“乘法”的“結對子”幫扶新模式。
通過“結對子”模式有以下途徑和好處。一是企業將自主創新的組織結傳輸給對應新工人創辦的企業;二是企業可向新工人創辦的企業投入相應資金、技術人才和管理人才;三是企業可將自身先進產品和技術引進到新工人創辦的企業;四是企業可將自家的產品鏈和產業鏈拿出一部分給予新工人創辦的企業聯合完成。
企業“結對子”幫扶新工人創辦的企業將是新工人進入后富群體的主要動因之一,也將成為新工人創業的力量源泉和動力支持。
新工人群體只有“捆綁”“富一代”,并得到相應支持和扶持,將會在后30年快速崛起,使之順利進入后富群體。
共同富裕是科學發展終極目標
30年前,鄧小平同志提出了“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裕起來,先富幫后富”的偉大惠民理論;30年來,有極少數人成為了富人階層,有少數人成為了中產階層,有一部分人成為了白領階層,還有絕大部分人處于貧困和極度貧窮階層……后30年,發展依然是硬道理,但前提是必須遵循科學發展觀,方能國強民富、國泰民安,實現共同富裕、全面小康的和諧社會。然而,社會兩極分化在某些領域或地方正在加劇,政府只有站在人民的高度,統籌兼顧,與13億人民一道吹響“后30年新工人群體富裕優先”的集結號。所以,后30年,理應走“新工人群體富裕優先”的決策路徑。
新工人群體不奢望、不渴求福利能像瑞典一樣“從搖籃到墳墓”。但愿能逐步實現包括一定的子女補貼、教育補貼、住房補貼、充分就業、最低工資、同工同酬、社保醫保等。
只有徹底消除白色、黑色、灰色、血色、金色等多種“顏色收入”,打破“權力和行業決定收入”的傳統觀念,破除傳統收分配格局,才得以平復已形成的社會失衡心理局面。
后30年,要實現全面小康和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兩個終極目標,必須妥善解決分配失衡和帶領新工人群體進入后富群體或讓一部分新工人率先富裕起來,這是后30年,特別是未來10年的重大課題和國家戰略決策。未來10年是全面小康建設的攻堅10年,也是邁向共同富裕的關鍵時期。
后30年,生活在貧困線上的新工人群體,希望能“安居樂業”,不再淪為房奴、錢奴、活奴、卡努、車奴……后30年,理應讓一部分新工人群體率先富裕起來,讓一部分人進入后富群體,以達到在第二輪分配制度中真正體現“先富幫后富精神”。從而,在后30年,實現中國特色的“共同富裕”。
當前,我國收入差距急劇擴大、社會不公平明顯增強。前30年,尤其是本世紀頭10年來,先富群體快速擴大,社會各群體收入有了較大幅度增長,為先富幫后富、走共同富裕道路奠定了一定的基礎。后30年,新工人群體如何進入后富群體,如何帶領新工人群體致富和自己率先進入后富裕群體?政府、社會、企業和各團體的作用顯得非常重要。
新工人群體在后30年率先富裕和引領他們進入后富群體,成為后30年“中國富二代”,應成為各級政府、企事業單位、社會團體共同的義務、責任和使命。
“共同富裕”將“富一代”和“富二代”緊密“捆綁”,以推進和加速實現我國科學發展與全面小康的和諧盛世。
- 2010-08-12“富二代”騙錢騙色為何攻無不克?
- 2010-07-23富二代“封殺”媒體,特權思維野蠻生長
- 2010-07-16富二代飆車與貧二代自殺
- 2010-07-07旺報:大陸培訓貧二代比富二代更有意義
- 2010-07-01“富二代”不接班沒什么可憂慮的
- 2010-06-2890后女孩看80后女孩找富二代
- 2010-06-28“廈門鳳姐”為什么非富二代不嫁
- 2010-06-07危機四伏,“富二代”其實很弱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