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別讓乳品新國標帶來惡性循環
m.shockplant.com?2010-08-10 09:24? 央視?來源:央視網    我來說兩句

今年6月1日起,由衛生部批準公布的乳品安全國家標準正式實施。這是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發生后,有關部門對1986年頒布的乳品標準進行的一次重大修訂,因此也被稱為乳品新國標。然而,正是這個新國標卻在行業內外引發了一場激烈爭論。

爭論焦點之一是蛋白質含量,新國標中,蛋白含量每100克含2.8克,這個數字低于國際標準3.0克,也低于1986年舊國標的2.95克。爭論焦點之二是每毫升牛奶中的菌落總數,新標準由原來的50萬上升到了200萬,比美國、歐盟10萬的標準高出20倍,被業界驚呼為一夜倒退25年。

參與這次國標制定的中國農科院北京畜牧獸醫研究所副所長王加啟認為:影響奶蛋白含量的因素很多,飼料是其中最關鍵的一個因素,而目前中國奶業有76%都是散戶養殖,精飼料投入不足,這不可避免地影響了奶蛋白含量。

中國奶業協會乳品工業委員會副主任曾壽瀛則認為:內蒙古、黑龍江有6%和10%的奶牛達不到2.95,只能達到2.8,那么這些地方是不是應該分析一下,為什么達不到;規范養殖和科學飼喂,達到2.95以上并不困難。

圍繞乳品新國標的爭論還有另一個焦點就是菌落總數。農業部奶及奶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室主任王俊博士認為,菌群數量不同,對乳品的安全性有一定的影響。國家疾控中心負責營養與食品安全的王竹天副所長則認為菌落微生物不是致病菌,不會影響乳品安全。

客觀地講,中國乳品行業最近十幾年確實取得了跨越式發展,但很多結構性缺陷一直被表面繁榮所掩蓋。一個很簡單的道理,喝上好奶,必須養好奶牛。然而,過去大量投資都集中在乳品生產銷售環節,并不缺少先進的技術設備,對行業基礎的養殖環節,反倒沒有相應規劃,以至于產業鏈前后脫節,養殖水平落后于很多國家,原奶質量不穩。

扭曲的產業結構不僅給國家標準怎么制定帶來了一系列兩難,也對乳制品的安全構成了隱患。不管怎么樣,安全和品質都應該是一個產業發展始終不渝的目標,制定標準的主管部門在顧及現實利益的同時,千萬別忘了這點。


責任編輯:李艷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久久免费视频第一页 | 伊人色综合久久精品网 | 久久高清性色生活片 | 亚洲日韩欧美另类国产 | 婷婷色香五月综合缴缴情香蕉 | 一级特黄录像免费播放中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