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經濟論衡 > 正文
低碳影響經濟發展?不,恰恰相反
m.shockplant.com?2010-04-07 08:47? 耿海軍?來源:東南網    我來說兩句

談到低碳,人們往往想到溫室氣體減排等“減”的一面,實際上它也有“增”的一面———新市場、新經濟活動、新工作崗位。

英國最近在其綱領性文件《英國低碳轉型計劃》中提出了宏觀構想,計劃到2020年使低碳經濟為英國帶來超過120萬個的綠色工作崗位。(4月6日《國際金融報》)

這樣的新思維讓人眼前一亮。相形之下,我國仍有不少官員認為“經濟”與“低碳”是一對矛盾。比如某省前不久做過一項問卷調查,高達91.95%的市長和廳局長認為加大環保(低碳)力度會影響經濟發展,僅有6.51%的市長認為不會。思維決定行動,地方官員錯誤的環保意識,決定了他們對污染企業的基本態度———只要能帶來GDP增長和豐厚的財稅收入,企業的能耗和污染就可睜眼閉眼,大不了“先污染后治理”!近年來重大污染事故頻發,太湖、洞庭湖等重要水體水質急遽下降,足以說明這一點。

環境經濟學有一個“波特假說”:加強環境治理、提高環境標準,不但不會降低企業的贏利水平,相反還會促進企業技術創新,提高它們的贏利水平,從而促進社會進步。

某種程度上,英國的“低碳”新思維與“波特假說”不謀而合———英國綠色建筑產業可創造6.5萬個工作崗位,海上風能可帶來約7萬個工作崗位,波浪能和潮汐能等海洋能源開發可帶來1.6萬個崗位……如果我們也抓住低碳經濟方興未艾的機遇,大力發展綠色科技,不僅大大減輕能源消耗壓力,還能在未來的大國政治、經濟博弈中搶占高地,為經濟帶來持久的發展動力。

在現有的低碳技術領域,我們與發達國家的差距并不大,關鍵區別在不少官員的思維。面對日趨激烈的低碳經濟競爭,地方政府當摒棄“低碳影響經濟”誤區,多發展低能耗、高收益項目。否則,面對國際市場不斷提高的低碳指標,我國企業拿什么應對?怎么實現出口產品的升級換代?又怎么贏得更大的市場份額?


責任編輯:李峰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国产精品自在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精品碰碰 | 亚洲精品国产精品制服丝袜 | 亚洲欧美日本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乱码手机在线中有 | 日本午夜精品久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