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陋習,中國制造
如果這樣總結與表述中國人的種種陋習,那是非常貼切的,而如果只將它們當成泉州人的陋習,泉州人會感到冤枉,而我們這些非泉州的中國人也多會感覺臉紅了。這些陋習,難道只有泉州人才有嗎?隨地吐痰、丟垃圾,行人闖紅燈,粗口……,哪一樣是泉州的“特產”而非放之全中國都彼此彼此?前一陣,廣州為了治理隨地吐痰的陋習,不是還拿出了狠招,要讓那些喜歡隨地吐痰的老油條們“吐掉”廉租房嗎?行人闖紅燈,司機無視斑馬線,這不是當今車禍不斷的一個重要原因嗎?這種原因導致的車禍,當然也不是泉州獨有;中心市區開車開遠光燈,在多少城市不是司空見慣的現象?豈止婚宴晚點,上班晚點、上學晚點,總之,不守時的陋習,在哪個城市需要“打著燈籠”才能找到?至于紅白喜事講排場,當今可能也是中國的一大“亮麗的風景線”,除了根深蒂固的傳統觀念,一些官員不是經常利用紅白喜事來跟金錢“大聯歡”嗎?不將客人灌得爛醉如泥絕不罷休,經常展露自己的“粗口”。歧視外地人之類的陋習,肯定也不會是泉州人的獨創,各地都可以看見,只是程度不同而已。
要總結中國人的陋習,在某種程度上,真有點“罄竹難書”的味道。而要改變這些陋習,需要從觀念上開始,需要提高大家的素質,提高遵守公共道德、公共規則的自覺性,當然也需要通過各種規章制度來進行約束,強制性地進行提高,還有一個很重要的方面,就是需要有榜樣的力量,如今的不少陋習,就是因為那些公權人物,那些公眾人物在起著很明顯的“帶頭大哥”的作用。只有從多方面來改變,中國人的陋習,才可能轉變成中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
相關新聞
- 2010-01-25醉死的教師與“醉不死”的陋習
- 2009-08-18勸酒陋習不改酒后駕車難除
- 2009-06-0180后不該對人情陋習“推波助瀾”
- 2009-04-07游客陋習少怪傳統多想現實
- 2009-10-30借世博會改變“穿睡衣出門”陋習也好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