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出曹操墓的河南安陽,自古就是中國煉鐵的鼻祖之鄉,如今以鋼鐵企業聚集為名。幾十年沒被限過電的安陽鋼鐵企業,最近被電力公司頻頻拉閘限電,后者聲稱的原因是天氣原因、電煤供應緊張。這個原因被當地鋼企反駁,因為安陽交通便利,最近大雪的影響時間較短,輸煤車輛來往絡繹不絕,電廠只是為了少購價格更貴的煤。
更令鋼企感到不滿的是,電力公司拉閘時間僅僅提前十幾分鐘,一天反復拉閘幾次,鋼鐵生產秩序打亂,廢品率明顯上升,造成較大損失。這也逼迫鋼企“主動”向電力公司送紅包,爭取在具體限電量上少受些影響。
如安陽電力公司有關負責人所說,拉閘限電是為了首先保證冬天居民用電,由地方政府統一規劃與協調而作出——既然如此,那么限電量的計劃、規劃,就應該有科學、穩定、統一、公開的評價標準,具體拉閘“動作”也需要有配套措施,盡量降低被調控限電的制造企業、城市商業設施等方面由此受到的影響和損失。簡而言之,總體限多少電、拉多少次閘、在什么時間拉閘,都該明確并提前讓企業方面周知。考慮到適應居民用電激增等突發情況,可能啟動的臨時拉閘舉措(絕不可能過于頻繁),還應進一步界定程序。
這一切都是為了減少企業經營所難以應對的不確定性,也有關各地營商環境、企業營商成本。近年來,國內中西部地區省市縣各級都熱衷派出招商小分隊,甚至是地方領導掛帥的招商考察團、游說團,活動頻頻、(請客聚會、稅收減免、融資擔保等)成本高昂,卻呈現出普遍性的協議投資與實際投資相去甚遠、招來的投資企業投機性過強(一過稅收優惠期就趕緊遷往下一個免稅讓利的地方)、大部分沿海企業顧慮重重等現象,歸根結底就是只有招商優惠的硬指標,不懂得如何真正降低企業、投資商、創業者對經營不確定性的擔憂。
看到這里,可能會有一些人會反駁我,中西部一些省會城市、老工業城市不是也成功引來了跨國企業、臺資港資的大企業嗎?他們就不擔心經營的不確定性嗎?上規模的龍頭企業、知名企業特別是外、臺、港資身份的,無論在哪里投資興業,通常都能得到“政治掛帥”乃至壓倒一切的支持。這種支持是超越地方主政領導任期的,是構成投資所在地及領導班子政績形象的關鍵。誰會犯傻去招惹他們?
但本土成長或者普通國內投資者、創業者興辦的中小企業,就大為不同了。通過《中國經營報》的這則報道,可以讓我們看到,每家企業都被限電,限電多少則要取決于電力企業的主意、取決于人脈、取決于紅包,而不是真正取決于產業結構、耗能依賴、就業規模等科學指標。歸結起來,則不能不說當地并不關心這些企業同樣需要的、對經營不確定性的控制,并不關心企業被方方面面(審批、執法、供電供水等體制壟斷服務項目、員工落戶等人才服務)的吃拿卡要,并不關心企業由此多余付出的“營商成本”。
這樣多出來的“營商成本”,并無助于經濟和社會層面的總效益累進,反而構成政府方面與普通企業的緊張博弈關系,久而久之,則固化為負面口碑,大大減弱了招商引資促發展的成效和可能性。
- 2010-01-07多省生活用電受限景觀燈仍亮 被質疑限電僅限百姓
- 2010-01-06多省市電煤告急拉閘限電 福建電力供應總體平穩
- 2010-01-06華東華中電煤庫存告急 上海等7省市拉閘限電
- 2010-01-06暴雪致上海重慶等七地限電 北京天然氣供應告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