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病”下的宜居難題
m.shockplant.com?2009-11-29 08:20? 丁洪先?來源:大眾日報
我來說兩句
??? 住建部政策法規司一位副司長11月23日在上海松江舉辦的“城市發展與綠色經濟”世博論壇上表示:中國在城市化水平發展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時,也存在一些問題——如交通問題、環境質量不盡如人意、人際交流淡薄、人和自然關系疏遠等,特別是建筑密度和容積率太高,不符合宜居的標準。
????如果哪個城市能夠代表我國城市化水平發展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提一個城市——深圳。這個曾被“改革先鋒”、“排頭兵”等光環所籠罩的城市,近年來有了許多其他“第一”:房價均價第一;精神疾病總患病率第一;離婚率第一。其實,這些另類“第一”,本身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深圳市民的現實生存狀態,折射出城市化水平下城市的“宜居”之難。(2007年8月10日《南都周刊》)
????不獨深圳,“城市病”的泛濫下,沒有哪個地方能獨善其身。就在近日,有一撥又一撥的白領們開始逃離大城市:在快節奏的工作與高壓力的生活下,越來越多的上海白領覺得自己身心俱疲,卻找不到目標。為了消除焦慮、減緩壓力,一些白領索性辭去工作,移居到其他城市,尋找另一種相對輕松的生活方式。(11月18日《新聞晚報》)
????如果說我們在跟城市交通問題、環境質量的反復斗爭中屢敗屢戰、積極改善的話,那么人情的淡薄、與自然關系疏遠的陰影,則愈加將我們籠罩。在大樓越蓋越高的同時,道德基礎卻缺乏強力的支撐,房價讓人越發無力承受,每天打仗一樣的生活,讓人身心疲憊。
????有專家說,白領移居外地或二線城市等是一種進步,可馬上就被遭到了論者的批駁:這與其說是進步,不如說是無奈。當白領的光環退卻,城市的“宜居”不再,或許“移居”就是不得不的選擇了。
????行文到此,不禁想起明年即將舉行的上海世博會的主題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的,城市本應該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但“城市病”下,如何宜居?這很值得我們反思。
????如果哪個城市能夠代表我國城市化水平發展取得的成就,就不能不提一個城市——深圳。這個曾被“改革先鋒”、“排頭兵”等光環所籠罩的城市,近年來有了許多其他“第一”:房價均價第一;精神疾病總患病率第一;離婚率第一。其實,這些另類“第一”,本身從一個側面折射出深圳市民的現實生存狀態,折射出城市化水平下城市的“宜居”之難。(2007年8月10日《南都周刊》)
????不獨深圳,“城市病”的泛濫下,沒有哪個地方能獨善其身。就在近日,有一撥又一撥的白領們開始逃離大城市:在快節奏的工作與高壓力的生活下,越來越多的上海白領覺得自己身心俱疲,卻找不到目標。為了消除焦慮、減緩壓力,一些白領索性辭去工作,移居到其他城市,尋找另一種相對輕松的生活方式。(11月18日《新聞晚報》)
????如果說我們在跟城市交通問題、環境質量的反復斗爭中屢敗屢戰、積極改善的話,那么人情的淡薄、與自然關系疏遠的陰影,則愈加將我們籠罩。在大樓越蓋越高的同時,道德基礎卻缺乏強力的支撐,房價讓人越發無力承受,每天打仗一樣的生活,讓人身心疲憊。
????有專家說,白領移居外地或二線城市等是一種進步,可馬上就被遭到了論者的批駁:這與其說是進步,不如說是無奈。當白領的光環退卻,城市的“宜居”不再,或許“移居”就是不得不的選擇了。
????行文到此,不禁想起明年即將舉行的上海世博會的主題詞:城市,讓生活更美好。是的,城市本應該讓我們的生活更加美好,但“城市病”下,如何宜居?這很值得我們反思。
相關新聞
- 2009-11-27城市不宜居,哪里能宜居?
- 2009-11-25既然“不宜居”何來宜居獎
- 2009-11-24住建部官員:中國城市人情淡薄 不符合宜居標準
- 2009-11-23住建部官員:中國城市建設需提高宜居水平(圖)
- 2009-11-09做大做強旅游產業 打造濱海宜居城市
- 2009-10-25保民生促和諧 建設宜居城市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