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星聞碼頭 > 正文
不必夸大“長假綜合征”
m.shockplant.com?2009-10-10 08:04? 陳方?來源:新民晚報    我來說兩句

“該收收心了!”每到長假結束,總有媒體善意地提醒公眾盡快從長假中走出來。昨天就有報紙報道:眼看長假馬上結束,不少市民卻出現嗜睡、全身疲憊、焦慮等癥狀,感覺過節過得比上班還累。專家稱,這是典型的“長假綜合征”表現,必須科學矯正,輕則影響工作和健康,重則因焦慮恐懼等產生心理疾病。

“感覺過節比上班還累。”難得從緊張的工作中“逃脫”出來的人們,聽到這樣的話一定會覺得很矯情很虛偽。即使放假、過節真的比上班還累,那么這種“累”也應該算是一種心甘情愿的、快樂的“累”。所謂的“長假綜合征”果真有專家說的那么可怕嗎?我看未必。

為何會出現假日綜合征?醫生常用“動力定型”學說來解釋:舊的動力定型被破壞而新的動力定型難以建立時的“混亂”。人們在放假前聚精會神于工作和學習,形成了與此相適應的“動力定型”。但到了假日,必須把原來建立起來的“動力定型”破壞。長假過后,又要恢復巳被破壞了的“動力定型”,此時就難免會出現或多或少的不適應,這是一種很正常的反應。

我們更應該看到,“假日綜合征”的背后,是民眾休閑權利的提升。清人吳嘉紀有首《絕句》:“白頭灶戶低草房,六月煎鹽烈火旁。走出門前炎日里,偷閑一刻是乘涼。”在過去,老百姓只能“偷閑”,沒有“休閑”的權利。社會時代的進步,當民眾擁有了長假休閑的權利時,慵懶也好,狂歡也罷,都是老百姓長假里的一種正常狀態。

本質上,真正的休閑就是從外界環境的壓力中解脫出來,使個體能夠以自己喜歡的、本能地感到有價值的方式,去休息、消遣或培養某種智能、情感。所以,長假期間民眾既可以過琴棋書畫式有品質的生活,也可以是“好吃懶做”式的懶散。無論是哪一種選擇,只要能夠各得其所,各樂其樂,那么這就是有價值的休閑。

至于那些“長假比上班還累”的感慨,如果放在幾年前民眾剛剛擁有長假之時那還可能是真實感受。到了現在,如果你還真以為那些“長假比上班還累”的抱怨是真實感受的話,那不妨讓這些抱怨者們重新做個選擇,看會選擇休長假,還是上班?

長假后,媒體善意地提醒公眾如何緩解“長假綜合征”,無可厚非。但若借專家之口一味地夸大“長假綜合征”的危害,這倒有點兒杞人憂天了。即便是“應景之作”,“長假過后,假期綜合征開始暴發”這樣的視角,似乎也有些過時了。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香蕉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亚洲 | 亚洲精品高清国产一线久久 | 亚洲精品永久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久久精品 | 日韩激情免费视频一区二区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久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