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看到一篇文章,說的是在西班牙巴塞羅那服務行業出現“怪事”:因價格低、營業時間長等問題,巴塞羅那華人理發業日前遭到當地理發店協會投訴。“由巴塞羅那市政府出面組織的雙方座談會在市政府辦公大廳舉行。在良好溝通下,市政府暫時沒有受理巴塞羅那理發店協會的這次投訴,但要求華人理發業按照時間表整改。”
請注意,是“暫時沒有受理”投訴,而且要華人理發店“按照時間表整改”,換言之,先調解,先整頓,如果達不到要求,人家還是要“受理”的。這篇文章的作者顯然對“華人理發店,價廉反遭投訴”表示不解乃至不滿。如果這種文章是《環球時報》發的,我就不想多說了,那是人家的辦報立場和特色,但它是《北京青年報》發的,咱們可以平等交流一下看法。
作者引西班牙華人華僑經濟開發總會會長周志文等人的話說:華人理發店價格便宜是由市場規律決定的,并未觸犯任何法律;華人理發店一般是從早9點到晚9點連續營業,中午不休息,節假日照常營業;而當地理發店則嚴格遵守八小時工作制,節假日關門停業;相比之下,當地理發店競爭能力就比較差,所以才引發了這兩次投訴。
從這番辯解看來,我覺得人家的投訴很正常。首先,華人的老祖宗早就教導我們要入境問禁、入鄉隨俗。你作為外來者,自以為是,另搞一套,怎能指望別人沒意見?且不說個別人把在中國搞的雇黑工、理發店做“按摩”服務那一套歪門邪道帶過去;那“節假日照常營業”,一來對人家的宗教觀念是個刺激(竟然沒有禮拜天),二來對人家的人權觀念是一個挑戰(上帝創世時也要休息的,這些華人怎么就這么不善待自己的權利呢)。
在我看來,這是一個社會發展階段問題。中國經濟發展了,不是也有雙休日了嗎,只有“血汗工廠”才剝奪工人的休息權。這些年中國人的觀念意識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從鼓勵“無私奉獻”加班加點,到強制休年假和必要的加班付三倍薪酬。如果老板不守這些規定,那是違反勞動法的。只有張五常這樣的經濟學家兼黑心老板才贊賞“低人權、低福利”的原始資本主義。工作是權利也是機會(所以就業崗位要公平競爭,要考選等),休息是權利也是義務(所以有強制休假、強制退休),這樣的觀念在中國這個發展中國家也正在成為主流,何況在歐洲發達國家?
不要說什么“華人理發店價格低廉并未觸犯任何法律”,法律不是擋箭牌。第一,不是什么都要靠法律來規范的。中國有句成語叫“約定俗成”,反之“俗成”也是一種“約定”(不成文法)。英美國家就不是靠整套的成文法治國的,靠的是“自然法”、社會習慣、道德共識等形成判例。第二,依靠成文法典治國的大陸法系國家,法律也不可能窮盡一切。第三,立法總是滯后于現實出現問題的,在立法之前必有利益攸關方的博弈,而投訴就是博弈的手段之一,投訴不解決問題就可能通過立法來規范。
我希望這些華人入鄉隨俗,不要一意孤行,等激起眾怒了,讓人家用法律來限制。我勸國內媒體,不要太護短,動輒為華人“鳴不平”,更不要拿民族主義做賣點。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