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時政觀察 > 正文
政府放權社會 有利社會組織發展
m.shockplant.com?2009-09-21 08:30? ?來源:長江日報    我來說兩句

  《廣州日報》20日報道,深圳進行“大部制”改革后,深圳市政府17個委局的100多項職能和事項將于近期向社會轉移或委托,由社會組織來承擔。此次深圳各政府部門轉移職能和事項,涉及“行業人員的培訓和資格認證”內容的占了很大比例,如會計、導游的培訓或資格認證。另外,涉及行業評定等日常事務性工作也將逐步交給社會組織,比如旅游飯店星級評定核準、旅游景區等級評定、旅游規劃設計單位資質認定工作。

  據悉,大部制改革后,深圳政府部門將取消、調整、轉移行政審批事項和政府職責近300項,此次“放權”僅是開始。將以往政府大包大攬的部分職能,轉交給社會組織,這是政府轉變職能,從管制型向服務型政府邁出的很有分量的一步。政府從不該管也未必能管好的事務中抽身出來,專注于提供基本的公共服務,把該管理的事項切實管好,將更加有效地提供公共產品。

  部分職能從政府手中轉移給社會組織,不僅是政府自身職能變革的需要,也是發展壯大社會組織的需要。如今,我們日益認識到社會組織在現代社會的重要作用,而我國社會組織發展相對滯后,影響力弱小,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是政府管制太多,本可交給社會組織管理的事情也抓在手中,從而擠壓了社會組織的成長與活動空間。

  報道中說,目前,深圳市民間組織管理局已向社會組織發放了一份《社會組織承接政府職能和事項調查表》,該調查結果將為政府部門轉移職能和事項、遴選承接主體做參考。政府把部分職能轉移給社會組織,關鍵要看如何具體操作。如果轉移只是把承接的社會組織變成“二政府”,在具體運作上,同以往政府包攬時并無二致,那么對于轉變政府職能以及發展社會組織的意義不免有限,而且還可能產生灰色地帶,滋生腐敗。

  社會組織是為一定的公共利益行使社會自治功能的非營利性組織,社會組織的自治性決定著社會組織自身是競爭性的。人們會為相同和類似的公共利益紛紛成立組織,并為追求“社會認同”、“社會美譽度”、“成員滿意度”、“社會影響力”等而與其他組織展開競爭。也就是說,一個事項,大到環保、慈善、小到酒店星級評定,都可能有多家社會組織競相參與。社會組織的合理競爭,有利于促進社會組織充分發育,激發社會組織的活力,從而在社會管理和發展方面發揮更大作用。社會組織的競爭性還意味著非強制性,相關服務對象可以自由選擇社會組織。因此,政府職能轉移給社會組織時,還應當避免壟斷,實現充分競爭。

  社會組織的公信力來自其自身活動開展的表現,我們應當相信公眾的判斷力,相信社會的自治能力,也應相信社會組織具有自我約束和管理的能力,這些正是社會自治應有之義。(李建華)

(責編:李艷)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免费在线观看视频 | 日韩午夜午码高清福利片 | 日韩亚洲精品视频 | 亚洲а∨天堂手机版在线观看 | 色色国产亚洲欧美 | 亚洲欧美日韩另类中文字幕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