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西岸時評> 西岸文集> 趙光瑞 > 正文
發展慈善靠良知不可能靠“運動”
m.shockplant.com?2009-08-11 16:33? ?來源:東南新聞網    我來說兩句

  近日,滎陽出臺措施,要在全市設立1000多個慈善組織,推舉出5000多個慈善大使,滎陽市委書記楊福平對媒體宣布,要開展“全民慈善”,將滎陽打造成“慈善城市”。(8月11日《河南商報》)

  政府大力倡導慈善,想法不錯。據悉,滎陽市開展的全民慈善活動,包括在各大商場、超市、飯店等消費密集區設立募捐箱;設立“慈善飯桌”,建立“慈善超市”、“慈善藥店”,開展文藝慈善活動、書畫慈善活動、醫療慈善活動、滎陽“慈善日”活動,評選“慈善之星”,通過媒體舉辦“每周一善”宣傳活動等。

  打造“××城市”,是最近一個時期一些地方政府出政績的新途徑。比如有的號稱要打造“旅游城市”,有的號稱要打造“洗浴城市”等,現在滎陽市又要打造“慈善城市”。可以預料,打造“××城市”肯定還要繼續下去。

  打造“××城市”似的新政績工程是不是好?筆者未作詳細論證不好妄加評論。不過,最近筆者所在的城市被評為本年度“中國十個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我算是對打造“××城市”有了些直觀認識。一個生活環境被當地居民多有詬病的城市,居然是“最適宜人居住的城市”,還是“中國級”,可見有些地方官員所熱衷的打造“××城市”,或讓人真的不敢恭維。

  發展慈善靠良知不可能靠“運動”。怎么看,滎陽市正在進行的打造“慈善城市”,都像是在開展過去的那種“運動”。據了解,1000多個慈善組織大都設置在各鄉鎮、各局委、街道辦事處、居委會、村委會等,由這些部門的正職兼任負責人,市委書記市長親自掛帥。可是,慈善事業基礎只能在社會,通過官場運作,真的能夠獲得立竿見影的效果嗎?

  一些地方政府歷來善于打“硬”仗,即打爛一座城市,交給開發商建造一座新城市;把城市的廣場、馬路修建得豪華氣派,這他們都是“內行”。但是,慈善事業卻是一種社會軟工程,地方政如果把打“硬”仗的手段也用來搞慈善事業,未必就靈。

  地方政府部門突然都成了“慈善組織”,甚至不免讓人有些擔心,他們會不會利用職權,為了自己的政績,在社會上強制、半強制地推行慈善活動呢?如果是強制、半強制地推行慈善活動,也就違背了慈善活動的本義,勢必會破壞社會科學發展。

  其實,慈善事業應該是一項以民間為主體的事業。中國目前慈善事業還非常薄弱,可能恰恰是太官方化所造成的,民間的慈善活動由于受到政府的種種限制,而基本沒有得到發展。政府只需要做好師范和營造良好的慈善氛圍,相信慈善事業一定會逐步發展起來。假如政府的辦公樓一個比一個豪華,官員貪污腐敗嚴重,你就是搞10000個慈善組織,也不可能把慈善事業搞上去。而若想借此把政府的扶貧發展責任,轉移給社會慈善事業,那樣就更加錯誤,最終也不可能收到良好的社會效果。(趙光瑞)

(責編:李艷)


相關新聞
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字幕在线中文乱码不 | 亚洲欧美国产专区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久 | 日本公妇被公侵犯中文字幕 | 亚洲有码Av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乱码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