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將推出一組稿件,從不同角度探討中產階層的崛起為中國社會已經帶來的變化和未來的走向。從第一篇《中產階層崛起:穩定中國社會重塑中國性格》可以看出,編者對中產階層的定義,是有車有房。(《中國新聞網》)
挺好玩的,定義中,充滿著對于物資匱乏的恐懼。令人想起一部著名的電影:《秋天的童話》,媽媽向紅姑推薦發哥飾演的船頭尺,便說他是“唐人街的僑領,有房,有車,天天大魚大肉?!?/font>
資料圖片
中產的實質,其實,并不在于對特定物資的擁有。是否能夠實現對特定物資的擁有,與技術發展聯系密切。便是在世界上最富強的國家,私家車也曾經是富貴、奢華的標志,不可能被普通公眾買得起。然而,不可否認的是,在私家車并不普及的年代,中產階層,已經成為發達國家的社會中堅。特定時代的中產階層,是沒有私車的。
中產的實質,其實,在于愜意。在于隨著技術發展,一邊享受著與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宜的物資供給,擁有相對更強大的消費能力,一邊,還擁有越來越多的可供自己支配的時間。也就是說,單位時間內,勞動的相對含金量越來越高。
特別直觀的例證,例如山寨手機對原有手機廠商的沖擊,便是體現了技術發展的威力:暴利巨頭等,別打著高科技的旗幟掏空我們的口袋了,再堅持暴利,就把你們趕出市場。
例如房子,例如車啊,這些個東西,隨著技術發展,早也是普普通通的東西。特別是房子,幾塊磚頭加鋼筋的組合罷了,在中國這樣一個大國,絕對不應該形成為沉重負擔的。凡此種種,一但形成為沉重負擔,那就充分說明,是分配制度出了大問題。
普通公眾應對沉重負擔的唯一辦法,就是加班。通過加班能生產出更多的財富,通過更多的生產獲得更多的報酬以應對沉重的生活壓力。如果創造出來的這些財富,皆為社會不可缺,自然沒有辦法,只能咬牙堅持,問題在于,如果創造出來的財富并非被社會不可缺呢?
我們面臨的最嚴峻問題之一,就是被迫無益地生產并非為社會必需的產品,用于浪費性支出;用于換美紙,也就是外匯儲備。
“8億件襯衫換一架波音飛機”,許多人知道這句話,傷心于這句話,但多少件襯衫換一件飛機,卻不是別人決定,而是我們自己決定的,如果我們鐵下心來,非要用4億件襯衫、2億件襯衫,乃至更少的襯衫去換一架飛機,一樣可以換到的。我們就生產4億件、2億件襯衫乃至更少,沒有什么了不起,我們本來不需要換回來那么多東西。不需要浪費性支出了,不需要換美紙了,我們可以不生產那么多襯衫,我們一樣可以分配到同樣多的必需物資。當我們不無益地生產了,我們的血汗,我們的智慧,就更加值錢了。
中產是一種愜意的生活方式,為此,必須杜絕浪費,以及無實際意義的生產。于是,中產終于形成為政治訴求,要求參與規則的制定,要求監督權力?;蛘呖梢哉f,是相關政治訴求落實于制度設計,實現物盡其用,才能夠有作為社會中堅力量存在的相當大比例的中產階層,他們對社會的發展抱有信心,維系著社會的穩定,而并非相反。
所以,出于政治的視角、制度的視角、發展的視角看中產階層,中產的標志,在于與技術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適宜的、特別充分的物資供給,以及更強大的相對消費能力的前提下,勞動者是否擁有了越來越多的可供自由支配的時間。
這個月,我終于不再需要加班了嗎?為什么,我不能休更多的假?我需要的,不過是與技術發展、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相匹配的生活質量而已,我不需要加班,應該能休更多的假!用這些問題,問自己;用這些問題,要求國家。(許斌)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