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場外,家長們在焦急等待
又到高考時。孩子高考,最焦心的不是孩子,卻是父母。孩子的未來是家長永遠的牽掛。在這個能夠改變人生命運的特殊時刻,不論是滿臉黝黑的三輪車夫,還是剛從寶馬走下來的老板,所有家長的心情都是一樣的,他們期盼子女能在這人生關鍵的轉折點取得一份豐厚的收獲。因而,伴隨著考生走進考場的,是家長們那充滿焦急和希冀的目光。
在一個考場,筆者看到,考生開始進入考場時,有的家長幫助孩子最后一次檢查證件、文具是否帶齊帶足了;有的家長想再多一次勉勵自己的孩子;更多的家長似乎已將所有的囑咐都化為默默的祈禱,只是輕聲地說:“進去吧。”家長默默地目送孩子的背影,盡管已經看不到自己的孩子了,可是很多家長還是留在門口向考場區域張望。那樣一種眼神似乎能夠告訴我們一切。
在眼神里,我讀到了期待。高考雖然每年一次,每次也就兩天,但對考生來說,更像是12年學業的例行考核,這一考,在某種程度上會使一個苦讀12年書的學生由此做出重要的選擇。在仍然以“分”論英雄的選拔機制下,這次考試成績的高低,往近了說關系到學生能上哪類高校哪個專業,從長遠看也跟學生的就業將來的發展也有一定聯系。所以當家長的能不高度重視、精心呵護、給予熱切地期待嗎?可見,支持這眼神的是“考好考出實際水平”的期待!
在眼神里,我讀到了祈禱。對廣大考生來說,十年寒窗,日日苦讀,心愿在于考出好成績,考上理想大學。對廣大考生家長來說,哪個不希望孩子榜上有名?但考試原本就無常,尤其是競爭激烈且不同形勢下的高考,對每位考生和家長都是個富有挑戰性的考驗。考生能否適應外部的環境,自身的實力在臨場能否得到發揮,都會影響著考試的成績,而這些不可能像在平日學習那樣有回旋余地,一切全由考生自行掌握。于是,在考生進入考場完成自己的人生夢想時,守侯在考場外的考生家長們便成了孩子們的守侯者,這守侯中更多地是虔誠地祈禱。
在眼神里,我讀到了祝福。在考生進考場那一刻,有的家長和孩子雙手擊掌,有的家長拍拍孩子的肩,還有的家長拿起照相機、錄像機,記錄這些難忘的時刻。當孩子從考場出來時,家長們一涌而上,有的問問考試的情況,有的一看孩子的臉色不好,一句話都不敢問,生怕影響下一場考試的發揮,默默祝福孩子好運。那瞬間,不光是語言的表達,更有眼神的交流,一種親情、信任和力量在兩代人之間傳遞。
于是,我在想,高考在家長心中的確已經不再是一個簡單的考試了,人間真情盡在其中。(董宏達)
(責編:劉寶琴)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