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用這一模式,社會保障工作非常簡單———僅僅是提供貸款擔保和負責收回全部貸款;同時醫療保障問題轉化為社會保障體系的資源,因為只要有了社會保障的貸款保障,醫療費用管理基金就“穩賺不賠”,他們可以輕易得到金融信貸體系的貸款。所以醫療費用管理基金無疑會非常積極地爭取這種貸款擔保。這種擔保所涵蓋的人數越多,管理基金的收入也就越高。因此社會保障體系就完全可以“出售醫療保障問題”給管理基金。醫療保障問題自然而然地也就轉化為社會財富的源泉了。
采用這一模式,金融信貸體系的工作也變得非常簡單和高效,他們僅和管理基金打交道,而不和患者直接發生借貸關系。同時由于社會保障體系的貸款擔保,風險也全部避免了,完全符合金融信貸體系的根本利益。
采用這一模式,患者的合法權益可以得到全面保障。首先,患者都可以得到及時的合理治療,而且這種治療及其收費會受到管理基金的專業性監督———醫療機構必須提供醫療費用清單和醫療過程說明給管理基金,獲得通過之后才可以得到報酬。患者即使沒有任何的醫療知識,也不必擔心被醫療機構“忽悠”。
不存在啟動資金難題
實施醫療貸款,無需政府投入資金,就可以立即建立起全民的全面醫療保障體系,而且還可以解決中國金融信貸體系的資金流動困境。因為“借醫療費”給每個患者要極巨大的保障資金,可實施醫療直通車后,醫保體系就無需完全依靠政府通過稅費方式籌集,就完全可以通過借貸向金融信貸體系借錢運作。這對目前中國金融信貸體系而言,可謂求之不得。隨著中國經濟的高速發展,中國金融資產總量約為70萬億人民幣左右,約占世界金融總量的5%到6%.可是目前中國金融信貸體系也存在著巨大危機,數十萬億的資金難以流動。貸款給社會保障,則可以化解金融信貸體系的資金流動困境。因為社會保障的信譽是世界上最好的———它的壽命比各屆政府都長,同時醫療貸款也不會引起經濟的局部過熱。所以是最優質的貸款(實際上醫療保障體系就是資金安全周轉的最佳保障平臺)。
符合患者的根本利益
醫療貸款保障實際上就是讓每個人以未來的收入自我保障,如果未來收入不足以自我保障(生活在貧困線以下)則可以得到全面或部分救濟。這種做法是否會加重個人的負擔?在絕大多數情況下,非但不會,還會極大減輕絕大多數人的負擔。因為現在實際上是每個就業者承擔著將近兩個人的醫療費用,而且是用現在的收入來承擔,所以每個在職者實際上繳納著非常高的醫療保障稅費(遺憾的是很多人并不明白這一點)。那么這種醫療保障稅費有多么高?由于中國醫療保障并不統一,各地比例有所不同。以北京目前的情況為例,假設一個人的工資每月5000元,這種稅費就在603元左右,其中500元是雇主(公司或機構)支付的(許多人并不非常清楚這一點),103元是自己承擔的,而且這一費用需要一直支付下去。這是極其巨大的而沉重的負擔———假設從30歲開始支付,到60歲退休,其金額將會接近22萬元。可是支付了這22萬元是不是就可以享受全面醫療保障,看病不要錢了呢?并非如此,如果患病還是要支付一定的費用,這種費用來自兩個方面,一是一般的疾病,患者也需要自己支付一定非費用。根據中國權威部門的統計數據,去年,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率約為70%;二是患大病,醫療費用超標還是要自己承擔一部分的,這就是所謂的“大病封頂”。“封頂”的標準是多少?就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而言,不同的地區標準不同,一般情況大約為人均10萬元,也就是說,按照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的報銷原則,即對于每位參保者,若生大病住院治療,治療年度累計可以得到最高10萬元的(補充)報銷。而這僅僅是城鎮職工醫療保險,目前中國新農合和城鎮居民醫保的保障水平分別僅占實際開支的30%和40%.這就是說,即使有醫療保障,城鄉居民也需要自己另外承擔60%到70%的費用。而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的最高報銷額度,僅為目前城鄉居民人均收入的6倍,按此計算,大病醫療保險報銷額不到10萬元,超出了這個上限就需要自己來承擔。所以中國的醫療保障實際上是有限保障。
而實施醫療貸款保障制度,每個人實際上都只是承擔自己的醫療費用,每月就無需支付603元,而且也無需一直支付下去,這就可以節約近22萬元。同時自己所承擔的醫療費用還可以分為幾十年來承擔———逐步償還,更為重要的是,實際上絕大部分人并不需要22萬元的醫療費用。除非長期的重病(這種比例極低)。所以實施醫療費用自我保障,絕大多數人的收入可以增加而不是減少,同時醫療也可以得到全面和及時的保障。僅有極少數人因為患長期重病,耗用了巨大的醫療費用,才會給自己帶來負擔———但是盡管如此還是要勝于目前的醫療保障,因為他的基本生活還是有保障的,如果他的生活水平處于貧困線以下,是可以得到全面的無償救濟的,不會出現看不起病的情況。(孔保羅)
(責編:劉寶琴)
![]() ![]() |
- 2009-03-16大學生“公費醫療”不要也罷
- 2009-03-16大學生們被公費醫療撞了一下腰
- 2009-04-09醫療衛生事業需要人文回歸
- 2009-03-09醫療新“大山”,“山峰”有兩個
- 2009-04-12免費醫療服務別成紙上實惠
- 2009-04-08允許醫生多點執業是解放醫療生產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