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沈陽能火一二十年,我都挺高興”趙本山如是說。(2月16日《新聞晨報》)我一聽這話,差點嚇得暈了過去。
如果,小沈陽的演出風格定格在09年央視春晚,一出場就是“嚎”那股娘娘腔,那么,延續一二十年誰能忍受得了。春晚語言類節目的小品,無論本山、宋丹丹、范偉、馮鞏、潘長江、鞏漢林,基本同屬于北方語系“東北風”。如果,一二十年不變的娘娘腔獨霸“小品王”,仍然是刮的二人轉版的“東北風”,而且,傳承了本山世襲制。即使本山、小沈陽不嫌煩,觀眾能不煩吧?
央視春晚作為一臺綜藝娛樂性節目,既然標榜是“全國人民的春晚”,就要滿足不同地區、不同民族受眾、不同文化層次的藝術需求。就應該有多種風格并存,形成“百花齊放”生機勃勃的喜慶場面。就拿小品類來說,北方有本山風格,南方有大兵風格,人們在媒體還念念不忘的“二子風格”(陳佩斯)。
陳佩斯、朱時茂時期的小品,無論娛樂性、藝術性、思想性都堪稱一絕。盡管諷刺的人們常見的小人物,但是沒有低俗風痕跡,不搞連續劇式的重復,堪稱為“民間小品王”。有網友評論說:“都說現在的央視春晚一年比一年更沒意思。1998年以后,真正懂得表演的演員陳佩斯和朱時茂為什么再也不能上央視春晚?我覺得陳佩斯和朱時茂的小品才是最讓人回味的,沒那么多閑七雜八的東西,那才是真正的表演藝術”。
郎昆說,南方語系人們聽不懂。“二子風格”小品語系,應該為南北方所接受。為何從1998年之后陳佩斯、朱時茂搭檔的小品就從央視春晚銷聲匿跡。是他們的奴性不夠,是沒有新的作品,還是對央視說“不”而被永久性封殺?
只憑個人好惡選人才,只用一種風格選節目,就必然使語言類節目小品走進了死胡同。只有按照“娛樂性、藝術性、思想性”原則選節目,并且允許不同風格同臺、不同語系并存,有高雅的“陽春白雪”,也有“下里巴人”的草根小品,它總會迎合不同區域性的受眾,總會引起不同人群的粉絲共鳴。
幾十年一成不變的“小品王”,幾十年風向不轉的“東北風”,讓每年數億受眾去填鴨式的品味這道“精神大餐”,而且收視率還在年年遞增鬼才相信呢!(孫金棟)
(責編:劉寶琴)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