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大學生應聘52次未果,不堪壓力患精神分裂癥,三次試圖自殺。(2008年04月01日 新華網)
之前有北大學生買豬肉的先例,我們對這次事件似乎不以為然。找不到工作的大學生太多了,這幾年來讓我們看得麻木。隨著國家大學擴招后,大學生們可以用泛濫來形容。有一個笑話講的是:你在火車站隨便抓6個人,就有1個是博士生、2個是碩士生、3個是本科生,可見大學生的“普及”程度,可是笑話畢竟是笑話,我們還得正眼來分析這個問題:到底是誰阻止了大學生的就業?
應該說大學生還沒到一文不值的地步,至少我們看到每年國家還有多少萬的高中生奮斗在高考一線,為考取他們理想中的大學而流淚流汗,至少我們看到在歷屆招聘會上,“應屆大學生”還是很受歡迎的招聘對象,至少我們可以看到每年企業的新員工里大部分都是畢業不久的本科生和碩士生,他們有的做出了很大的成績直升總管職位。至少我們不是每天都可以看到某個高校又出了一個畢業后去賣肉的或者是沒畢業去自殺的。至少北大學子賣肉,現在已經做出一定的品牌效應來了,錢是賺了不少,人也出名了,豬肉品牌也樹立了,說不定這又是一種炒作自己品牌的方式?
這么說大學生還沒到都去精神分裂的地步,排除個人素質因素,到底是什么阻止了大學生的就業?至少我們可以看到每一年每個省每個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永遠不會達到“百分之百”,因為誰也不敢打包票。考研總有考不上的,找工作總有找不到的,那么這一部分人干嘛去了?——在那百分之幾里面。學校也沒有調查,也沒有發言權。只是我們應該知道,每年出事的,大都是這部分人了。
目前大家自然可以想到的幾個原因,也都是大家公認的了:
1、高校不該開的專業亂開;
2、開了的專業辦不好;
3、高校只管招生不管就業;
4、高考遺留的國家教育制度問題。
至于這最后一條,誰也不愿意承認,那就是:學生個人能力問題。我們看到上面的幾條,歸結到一起就是教育體制的問題,什么叫僧多粥少?為什么僧多粥少?相信不用民眾說,官員們應該可以有解決的辦法。我們等了幾十年,等到最后誰也不愿意等來將來每個畢業生都做自由撰稿人。我們可以看到年少的學子們沒有工作,我們也可以看到花甲的老人們仍在工作。是什么悖論嗎?不是。而是體制問題。明人一點就通。當今社會企業的人員流通制度,不是為了新生活力著想,這點確實有待改進了。為什么中國移動的業績每年不斷提高?新點子不斷出現?因為全部是年輕人在出力。
體制改革是不需要投票的,因為誰也不知道真理到底在誰手里。唯一能做的,就是用時間的證明,去揭開這個所謂的謎團。(張舟)
(責編:徐嶸)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