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杭州研究生入學考試報名人數為10988人,可實際參加考試的只有八成,缺考率近20%,有2000多人缺考。一位巡考的工作人員說,每年都有很多人缺考,但今年似乎特別明顯。(2008-01-22 杭州網)
考研缺考早已不是新鮮事了。今年這么多人缺考可以說是意料之中,因為近幾年來,隨著研究生招生規模的擴大,研究生含金量下降,學歷貶值。與此同時,研究生教育讓很多學生感覺與本科教育雷同,浪費時間,學無所獲,甚至研究生畢業后就業處境更尷尬了。去年的了一項關于"讀研值不值"調查,就有超過半數人認為讀碩士研究生不值。于是考研變成了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一些人高興就考,不高興就缺考。這些人也許只考慮了教育是自己享有的權利,可以放棄,但是教育也是義務,也是對社會應承擔的責任。
首先,準備考研從物質上就花費了好多父母的血汗錢。考研輔導資料價格不菲是人所共知的,一本資料動輒幾十元,買全至少上百元。另外,有的同學為了保證考研能有收獲,還參加考研輔導班,這又要耗費一定的銀子。更有甚者,為了聯系師長獲得考試的有用信息和資料,還要通過請客送小禮物等來增加感情投資,這筆開支也越來越高。前面所有的投入和花費,絕大部分是靠父母,目的就是為了參加考試,為了考研成功。現在缺考,金錢就是白白浪費了,父母的血汗就付之東流了。
其次,組織考試也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一次考試從考場安排到閱卷登分直至公布成績,每個環節都要精心安排準備。監考老師犧牲雙休日來為考生服務,結果一個能容納30人的考場,只有4個考生。缺考者不僅浪費了自己的精力和時間,也浪費了別人的精力和時間,更是浪費了國家寶貴的資源。
最后,缺考也是缺乏誠信和意志的表現。許多考生在研究生考試之前,已經找到滿意的工作,或是申請到了國外的學校,于是就放棄了考研。還有一部分人把考研看作改變自己命運的唯一光明大道,導致心理壓力過大,最終不能承受考試之重,在考試時臨陣脫逃。另外,還有部分考生由于前面一場或幾場考試沒考好,認為成功無望,所以接下來的考試也放棄了。但無論哪種情況,都不應該成為缺考的理由。在市場經濟條件下,只有建立起誠信考研的社會意識,才能進一步促進考研教育事業的持續穩定發展。 (蔡正兵)
【聲明】凡注明 “西岸時評”來源之作品, 未經福建東南新聞網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未經許可,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經許可后轉載務必請注明出處,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責編:李艷)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