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大變革:從不同社會制度的絕對對立轉變到正視制度多樣化
在當今時代建設社會主義,必須正確認識和處理它同資本主義的關系。“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在這方面也提出了新觀點。黨的十六大報告等重要文獻都強調,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不同社會制度和發展道路應當彼此尊重,長期共存,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這坦率地承認了資本主義制度還會長期存在下去,承認了它同社會主義制度各有長短,因此才有互相取長補短、求得共同發展的可能和必要。胡錦濤同志多次強調,應該維護世界多樣性和發展模式多樣化,堅持平等對話和交流,倡導開放和兼容并蓄的文明觀,使不同文明在競爭比較中取長補短,在求同存異中共同發展,進一步提出了建設和諧世界的主張。這些思想同過去那種簡單化的“社會主義先進、資本主義落后”、“資本主義已經垂死、腐朽”、“社會主義同資本主義是絕對對立的關系”等觀念具有重要差別。這些思想集中地代表了我們黨對資本主義認識的新高度,對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關系認識的新高度,它對于我們在現階段正確認識和處理社會主義和資本主義的關系,特別是利用資本主義文明成果來促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具有重大的指導意義。
第4大變革:從只重生產關系轉變到更重生產力發展
長期以來,在所有制問題上,許多同志形成了這樣一種思維定勢,即以為公有制是社會主義最根本、最重要的內容,似乎有了公有制,就有了社會主義,公有制越多越大越純,社會主義就越成熟,因此,動輒就問“姓公姓私”。這是離開生產力,主觀隨意地談論所有制和社會主義的一種錯誤觀念。
從理論上說,馬克思主義看待所有制問題的根本觀點是生產力標準。它認為,一切有利于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都是合理的和進步的;而一切阻礙生產力發展的所有制,都是落后的甚至是反動的。我們必須從過分關注“姓公姓私”,轉變到首先關注所有制“是好是壞”,即是否有利于生產力發展。這才更科學、更有實際意義,也更符合馬克思主義的本義。
從實踐上看,我國以及其他社會主義國家的實踐表明,公有制至少有兩類:一類是長期沒有效率和效益的公有制,一類是有效率和效益的公有制。可見,公有制不能和社會主義劃等號,有了公有制,不一定有科學的社會主義。我國在改革開放以前,公有制經濟占到國民經濟的99%以上,若以公有制為標準,似乎比我們今天更像社會主義。然而那時,我國卻處于國弱民窮狀態。進入新時期以后,黨和國家調整了過分單一的所有制結構,允許和鼓勵非公有制經濟合法發展,適當降低了公有制特別是國有經濟的比重。這些措施,在只重手段的人們看來,不啻是削弱社會主義。但是,從實現社會主義的目的或價值目標來看,情況恰恰相反,它促進了我國生產力、綜合國力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極大提高,得到了絕大多數干部和群眾的擁護,實質上離社會主義近了。這些措施所體現的基本原則,就是牢牢把握生產力標準,堅持社會主義的目的,調整和改變實現社會主義的手段。這應該成為我們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一個長期的重要指導思想。
第5大變革:對待所有制,從狹隘“二分法”轉變到多維視角
對于所有制問題,我們長期習慣于用公、私“二分法”來分析它,似乎所有制非“姓公”即“姓私”。實際上,所有制是“立體的”、動態的,認識所有制還有多種不同角度。
例如,國家所有制與社會所有制的角度,官有制與民有制的角度,直接所有制與間接所有制的角度,微觀所有制(企業層面)與宏觀所有制(社會或國家層面)的角度,公有、私有的關鍵在剩余價值歸誰所有,等等。
實際上,我們過去把國家所有制看成是社會主義公有制的高級形式,是有很大缺陷的,當代所有制發展的主要趨勢,是以股份制為實現形式的混合所有制。它兼容公有、私有、國有、民有等于一身,具有一定的“雜交”優勢。我們現在對國有經濟實行戰略性調整,實際上看到了國家所有制的局限,是符合社會發展趨勢的合理選擇。
從所有制的發展趨勢上來看,所有制發展的基本方向,是適應生產不斷社會化的要求,逐步走向所有權的社會化,包括所有權規模的擴大(含所有者的增多),所有權的分解和制衡,資產有效利用同所有者和經營者個人利益的關聯性,所有權的自由流動組合。我們不僅要注意發揮資本的作用,保護所有者的合法權益,更要著重維護勞動者的利益,逐步實現“勞者有其股”、“人人有其股”;既要注意終極所有權,更要注意實際收益權,因為后者是所有權的最終實現。
![]() ![]() |
- 相關新聞
|
①凡本網注明來源為福建日報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視頻,版權屬福建日報網所有,任何未經本網協議授權的非新聞性質網站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被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須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違者本網保留依法追究責任的權利。
②本網未注明來源福建日報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來源:福建日報網”,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如對文章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③ 如本網轉載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福建日報網聯系,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