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以“創新引領·創業筑夢”為主題的2022年漳州市創新創業大賽圓滿落幕。本次大賽全市共112家企業報名參加。大賽聚焦新一代信息技術、生物醫藥、高端裝備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新能源汽車、節能環保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類別。 研討:尋找綠色創新之路 決賽前夕,主辦方結合賽事舉辦“綠色能源+雙創”論壇。專家學者圍繞“雙碳背景下的能源轉型發展之路、創新之路”,深入探討漳州綠色清潔能源可持續發展、產業集群培育以及科技創新之路。 中國工程院院士羅琦作了題為“我國核能創新發展及展望”的主旨報告。在他看來,發展核能迎來重要機遇。在以清潔低碳能源為主的新能源體系結構中,核能將與水、風、光等可再生清潔能源共同實現協同可持續發展。漳州清潔能源發展多樣化,逐漸形成產業集群,正契合國家發展戰略。 中核國電漳州能源有限公司總經理宋豐偉分享了漳州核電項目的基本情況和創新工作。項目規劃建設6臺華龍機型核電機組,1號、2號機組均已開工建設,將在2025年建成投產。2020年,漳州華龍工程計劃實施“創新·智造”聯合管理模式,圍繞智能化、模塊化、自動化、先進材料等方面策劃了20余項課題,現已有10項成果得到應用,為漳州核電工程提升安全、質量水平及縮短工期作出重要貢獻。 角逐:吹響綠色智造號角 決賽企業中,不乏新能源、新材料以及新能源汽車的身影,這些綠色工業項目將投用于漳州乃至全國。 “商業化液態鋰離子電池存在易熱失控及泄漏自燃等安全隱患,因此安全、高能量密度的固態鋰離子電池成為各國產業規劃的要點。”漳州理創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年輕的新能源企業,致力于提供能源解決方案,目前已有6項核心技術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公司創始人黃杰帶來一款面向消費類電子產品的高性能固態鋰離子電池。相較于商業化液態鋰離子電池,該產品形狀靈活多變,可用于平板電腦、手機、可穿戴電子設備等,其安全性和能量密度更高,可實現快速充放電,循環壽命更長。 “最清潔的能源,當從大自然中攝取。”福建創流科技有限公司代表上臺演示波浪能萬向動力機原理。隨著海浪的肆意拍動,動力機吸收與轉換,通過齒輪轉動傳送能量,進而發電。 隨著國家“海洋戰略”的實施,發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洋工程建設材料技術體系十分迫切。為解決海洋工程海水腐蝕難題,漳州市海工新材料有限公司推出一款海洋工程混凝土防腐新材料——鐵鋁酸鹽水泥。該材料浸泡在海水中,耐腐蝕強度不減反增,能夠極大提升海洋工程結構的耐腐蝕性能。目前已在南極考察站、機場、高鐵以及漳州核電華龍一號工程中進行示范應用。 福建升大涂料有限公司的環保水性瓷磚漆、福建綠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將海草提取物制成卡拉膠、福建省百得利實業有限公司研發出無毒可降解的環保皮革等,也在本次大賽中大放異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