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財經頻道> 財經時評 > 正文

教育不是生意 多措并舉實現幼有所育

2019-03-01 17:27:02??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余華錦  

2018年11月以來,幼教方面的重磅政策頻頻“亮劍”,從《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范發展的若干意見》到《關于開展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的通知》,政策的密集出臺彰顯了政府層面擴大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堅強決心。

2月25日,教育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國家發展改革委、民政部、自然資源部五部門召開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治理工作座談會,再次強調,城鎮小區配套幼兒園要依標配建、如期移交、規范使用,必須辦成公辦園或委托辦成普惠性民辦園。這預示著民辦幼兒園的暴利時代一去不復返。只是,小區配套幼兒園的非營利化轉換,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循序漸進,做好過渡和銜接。

據媒體報道,目前已有部分民辦幼兒園準備按照政策轉型為普惠性幼兒園,同時也有民辦園打算停止辦園。現在恰逢開學季,政策重壓之下,有的民辦幼兒園投資者感嘆日子不好過,還有一些家長則感到“鬧心”。個別民辦幼兒園轉型成普惠幼兒園后,學費降低了,但因經營壓力大,開始想其他“套路”了,漲價興趣班、延長學期時間、優先錄取親子班學生、降低師資配置……說好的普惠,卻到處是“坑”,還有的干脆關停,造成了新的“入園難”。

一直以來,我國學前教育投入不足、欠賬較多,說起“入園難”“入園貴”,很多家長都是一把辛酸淚。公立幼兒園難進,學位不足、招生條件苛刻,每逢報名季,通宵排隊、搖號抽簽招生等常見諸報端;私立幼兒園則收費較貴,辦學質量參差不齊,個別幼兒園的虐童事件更讓人擔憂。

現實中,民辦幼兒園已經成為幼兒園的主力軍。隨著“全面二孩”時代的到來,幼教更成了“香餑餑”,看看商場里,除了餐館和影院,人氣最旺的大概就是名目繁多的培訓班和早教機構了。幼教蘊含的巨大發展空間也引起資本的熱烈追逐,連鎖店此起彼伏。在資本面前,一切指向業績、效益、利潤,賺錢追求短平快,不斷擴張再擴張,卻輕視了社會責任。所謂的“教育產業”只剩下“產業”,卻淹沒了“教育”,這明顯和教育的公共產品屬性相違背,也受到人們的非議。禁止民辦幼兒園上市、民辦幼兒園向普惠幼兒園轉型……政策的及時推出旨在讓教育回歸公益本性。

普惠而有質量是學前教育發展的必然要求。現在,一方面是民營企業面臨經營壓力,另一方面是家長經濟負擔較重;一方面是市場上的需求旺盛,另一方面是學前教育資源短缺;一方面是資本的逐利性,另一方面是教育的公益性。幾重矛盾交織之下,決定了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的復雜性。為此,必須多管齊下,做好配套工作,切不可操之過急。

首先,民辦幼兒園從業者應當清醒地認識到,教育不是一門生意,面對新的政策規范,需要及時根據自身情況調整經營方向。新的政策并不是要求所有民辦園都辦成普惠性民辦園,興辦者也可以選擇辦成營利性幼兒園,或向高端幼兒園轉型,以滿足不同家長的需求。其次,對政府部門來說,應當加大補貼力度,做好扶持工作,并發揮監督職能。發展教育要靠情懷,也要靠真金白銀的投入。在公辦幼兒園不足時,民辦幼兒園是有益補充,資本并非洪水猛獸,利用得好,會起到相應的推動作用。

2018年印度電影《起跑線》在中國上映,講的是印度教育,卻讓很多中國觀眾產生共鳴,教育資源不均、擇校難、暗箱操作等一些現實痛點讓人反思。每個人都有追求夢想的權利。堅持公辦民辦并舉,發展普惠性學前教育,讓每個孩子都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理應是我們的努力方向。(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員 梁瑜)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開放投稿,原創評論、理論文章可發至cepl#ce.cn(#改為@)。詳見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評論理論頻道征稿啟事


相關評論:
禁止民辦幼兒園上市 確保學前教育回歸本性

     杜絕幼兒園“花式收費”

更多》產業經濟

?AI+醫療:應避免“百花齊放”,“垂直深耕”才能行穩致遠

隨著AI(人工智能)技術的迅猛發展,各種“AI+醫療”的創新項目層出不窮,從診斷輔助到藥物 …[詳細]

更多》專題聚焦

立足當地 特色經營

福建海峽銀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詳細]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日韩欧美国产偷亚洲清高 | 亚洲欧洲中文字幕无线乱码 | 日本日本乱码伦视频网站 | 亚洲男人在线天堂2019香蕉 | 一本大道久久a久久综合婷婷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