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南網9月19日訊?。ㄓ浾摺±坠饷溃?8日,記者從漳州市委農辦獲悉,今年上半年,漳州共批辦臺資農業項目11個,合同利用臺資3859.3萬美元。近幾年來,漳州進一步運用好臺胞主要祖籍地的優勢,逐步打造成為臺商投資農業的密集區和首選地。截至目前,該市累計批辦臺資農業項目1097個,合同利用臺資16.55億美元,實際利用臺資9.4億美元,農業利用臺資持續10年蟬聯大陸設區市第一位。
在漳州,臺商直接投資農業項目以投資農產品加工項目為主,并呈現升級發展的態勢。該市累計批辦的臺資農產品加工業和涉農工業項目達579個,占總數的53%。臺商李瑞河創辦的天福集團,經過20年發展,已成為集茶葉種植加工、茶食品開發、觀光休閑和科研教育等于一體的國家級農業龍頭企業。目前,天福集團是大陸最大的臺資農業企業,在大陸各地設立連鎖店1300多家,年上繳稅收1億多元。
漳州市委農辦負責人表示,漳州對臺農業合作交流,已從早期引進臺商投資從事初級農產品的小規模種養生產開始,逐步向第二、第三產業合作延伸發展,并拓展到農業關聯產業、涉農工業、貿易合作、農民經濟合作組織、觀光休閑農業及農業科技教育培訓等各個領域。
在引進臺資的同時,漳州實現了資金、技術、品種、設備、市場等“一攬子”引進,對漳州的農業資源開發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截至目前,該市累計引進臺灣農業良種1800多種,其中大面積推廣的有100多種,推廣面積達100多萬畝;引進臺灣各種農業加工設備6000多臺(套)、農業種養加工技術800多項。漳州著名的蘆筍、對蝦、鮑魚、白背毛木耳、花卉、珍稀食用菌等產業,都是通過對臺農業合作發展起來的;從臺灣引進的黑珍珠蓮霧、青棗、楊桃、杏鮑菇等,也已發展成為漳州的名優特農產品。
臺農企業的進駐,大大助力漳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臺農企業大多采用“公司+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以及產銷班式的合作模式,使農業生產標準與國際接軌,并實現了標準在產業內的輸出。目前,漳州累計有11類286個產品通過綠色食品認證,58個產品通過有機產品認證,是福建省最大的綠色食品生產基地。同時,在學習、交流與合作的過程中,漳州加快實施臺灣農業經驗本土化,全市受臺農企業影響帶動的規模農業產業化組織已達2800個,固定資產總額143.4億元,帶動農戶74.8萬戶,生產基地500多萬畝。
此外,對臺農業交流也推動了漳州外向型農業的發展。去年,漳州市農產品及其加工制品出口貨值達42.08億美元,同比增長2.6%;罐頭、熟肉制品、水產品、花卉苗木等產品的出口量,位居全省同類產品首位。漳臺農產品雙向貿易也得到快速發展,每年貿易額近10億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