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東南網財經頻道 > 銀行 > 理財產品 > 正文

收益不佳 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猛增為哪般

2014-09-17 09:59:36??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陳詩逸  

中國經濟網北京9月17日訊 (記者 魏京婷)截至今年8月底,銀行結構性產品的發行量已逼近2013年全年的發行量。結構性理財產品數量的明顯增長,反映出參與發行該類產品的銀行在增加。與此同時,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實際收益率卻不盡如人意。既然如此,銀行為何仍對發行此類產品青睞有加呢?據了解,結構性理財產品可直接帶來存款是銀行熱衷發行此類產品的重要原因。

發行量增長迅猛

據普益財富最新的統計結果顯示,2014年截至8月底,各商業銀行發行的結構性產品數量已經達到1758款,逼近2013年全年發行1838款的發行量。從發行主體來看,2013年外資銀行是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主力,累計發行量達到981款,占到總發行量比例超過一半。股份制商業銀行發行數量為674款,占比為36.67%。

2014年以來,股份制商業銀行的結構性產品發行量增長迅猛,1-8月份共發行結構性產品718款,總數直逼外資銀行的729款,不但與2013年同期相比增幅達到54.40%,而且超過647款的全年發行量。

另一方面,雖然結構性產品雖然發行量出現上升,但最終的收益率情況卻不盡如人意。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到,2014年上半年,共有1169款結構性理財產品到期,環比增31.2%。與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相比,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較低。到期的非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率遠高于5%,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平均實際收益并未達到5%。

吸收存款是動機

結構性理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雖然相對于平常的理財產品來說都很高,但是由于涉及的投資標的多,產品結構較復雜,收益有可能達不到,甚至會虧本。既然如此,銀行為何仍熱衷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呢?除為完成銷售任務外,對存款的渴求是銀行熱衷發行這種屢獲低收益理財產品的動機。

“銀行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的主要目的在于獲得更多存款?!蹦彻煞葜沏y行人士稱。銀行結構性理財產品通常先進行一筆存款,再使用存款利息收益進行投資,以此達到保本的目的。因此對于發行此類產品的銀行來說,不管投資者收益如何,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所募集的資金將給銀行帶來一筆穩定的存款。

近來,互聯網金融呈現多元化發展,股市回暖資金打新熱情高企,據中國經濟網記者了解,央行最新數據顯示,8月末,人民幣存款余額111.73萬億元,同比增長10.1%,增速分別比上月末和去年同期低0.8個和4.8個百分點。當月人民幣存款增加1080億元,同比少增6995億元。其中,住戶存款減少2305億元。

多位分析師都認為未來銀行理財產品將逐步打破“剛性兌付”,僅靠非結構性理財產品將不能滿足投資者的需求,各家銀行都會不斷豐富其產品線,將有更多的銀行發行結構性理財產品,下半年結構性理財產品的發行量會保持增長。

(中國經濟網)

更多》產業經濟

AI雙刃劍:數據交易競速下的隱憂

數據,成了數字經濟時代的“賽博石油”,其價值愈發顯現。然而,AI(人工智能)技術的不當利用 …[詳細]

更多》專題聚焦

立足當地 特色經營

福建海峽銀行成立于1996年12月,是一家地方性股份制商業銀行。成立以來,一代又一代的海行 …[詳細]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亚洲网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 中天堂国产日韩欧美 | 日本不卡在线视频 | 日本高清二区视频久二区 | 日本高清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亚洲欧美日韩国产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