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發財別陷入理財十誤區 掃清盲點做賺錢達人
money.fjsen.com?2012-05-11 10:13? ?來源:她時代
我來說兩句

誤區1:為了能夠擁有更多的財富而拼命地工作、拼命地賺錢,卻不知道積累財富的意義何在,這種生活方式是自己成了金錢的奴隸,而不是金錢的主人。
理財固然是為了生財,但這并不等于說,這便是理財的根本目的。財富對于每個人、每個家庭的重要性自然毋庸置疑,但培根曾經說過:“金錢好比肥料,如不散入田中,本身并無用處。”盡管坐擁大筆財富,卻不知如何使用它,不知如何用財富讓自己的生活更加完滿,為了理財而理財,這不能不說是一種新的誤區。
誤區2:選擇投資產品時,把收益率作為了唯一的“剛性指標”,只選預期收益率高的產品,根本不在意產品的風險幾何,也不管產品的預期收益率究竟有沒有可能實現。
事實上,如何看待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已經不算是個新鮮的問題了。預期收益率的依據,是理財產品設計部門在相關數據的預期和趨勢判斷的基礎上做出的一種“預測”,最高預期收益率也僅在最理想情況下才能夠實現。當趨勢判斷錯誤,或是預期未實現時,投資者實際獲得的收益就可能遠遠低于理想的水平。因此,就和它的名字一樣,預期收益率是一種“預期”,未必是它實際可以獲得的收益。
誤區3:短期理財目標用了一個長期的理財工具;中長期理財目標卻選擇了一個短期投資工具。
這樣導致投資品種與預定的投資期限不能匹配,就無法達成自己的理財目標。
其實,每個人的一生都有多種不同的理財目標,有短期的,也有中期、長期的,還可以是動態可調的。想要順利實現這些不同的理財目標,首先自己就要做好設定,然后找到合適的投資工具去對應它,并加以實現。
相關新聞
- 2012-04-0517歲少年早戀受挫盜竊電腦 稱只想發泄一下(圖)
- 2011-06-03資本市場想發“旱財”:減產不明先炒作
- 2011-05-27糧價未動炒作先行 資本市場想發“旱財”
- 2011-05-27資本市場想發“旱財”:糧價還未動 農股已上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