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人壽“駐點銷售整改”后僅10余天,有部分讀者向經濟導報記者反映,其銀行網點的駐點銷售工作人員只是臨時撤出數日,最近幾日又悄悄返回了。
導報記者15日調查發現,太平人壽“進行日常網點維護和服務”的工作人員正在駐點銷售,用看起來類似活期存折的保單誤導客戶“存款送保險”。
銀保專管員重返“工作崗位”
本報于6月29日報道了太平人壽銀保專管員在濟南部分銀行網點假扮銀行工作人員進行誤導銷售后,太平人壽山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一再向導報記者表示,“我們正在嚴肅整頓,銀保專管員不允許駐點銷售,只能進行日常網點維護和服務?!辈⒈硎?,他們將嚴肅查處相關銷售人員。
然而,15日導報記者再次來到部分銀行網點,發現太平人壽銀保專管員重返“工作崗位”了,不時為客戶講解“存款送保險”的所謂高收益理財產品,并通過示意圖來演示分紅保險產品收益。
當日,導報記者來到歷山路上一家國有大行營業網點,太平人壽銀保專管員熱情推薦導報記者參加“存款送保險”活動,并為導報記者畫圖演示10年后的收益情況:“每年存款1萬元,當年均有10%的保底收益,再加上分紅收益和復利計息,10年的總收益不下18萬元。”
該銀保專管員向導報記者出示了示例單據,該保單看起來極似銀行存折,存入款項和收益款項都逐筆登記得清清楚楚。惟一的不同之處在于,該保單封面印有太平人壽的公司標識,并標注著“太平財富成長一號兩全保險”。
信訪投訴高企
導報記者了解到,保險銷售誤導問題一直是信訪投訴的重災區,在所有投訴項目中占比最高。日前保監會辦公廳向各地保監局和各家保險公司下發了《2011年一季度中國保監會信訪投訴處理情況的通報》,通報顯示,保監會一季度共接到關于銷售誤導投訴305件,占壽險公司違規事項總量的近六成。
保監會通報還顯示,今年一季度保監會共接到關于太平人壽的信訪投訴49件。而該公司同期僅取得保費收入101.79億元,即太平人壽平均每億元保費收入就有0.48件信訪投訴,遠遠高于同業水準―――中國人壽(601628)為0.20件,平安人壽為0.31件,太平洋(601099)壽險為0.32件。
保費規模承壓銀保業務占比過高
“今年以來,整個銀保渠道因監管部門的政策調整而形勢急轉直下,總保費縮水近四成。而太平人壽又是一家銀保業務占比過高的公司,過度依賴銀保渠道導致總保費大幅下滑,渠道壓力再次凸顯?!笔〕且患倚屡d保險公司的總經理告訴導報記者,再加上第三梯隊異軍突起,如生命人壽、陽光人壽等部分新興保險公司,銀保保費規模均呈翻倍增長態勢,也在一定程度上擠壓了太平人壽的保費空間。
導報記者了解到,中國太平(00966.HK)12日晚間發布公告稱,太平人壽今年上半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176.51億元。而去年同期該公司的保費收入為191.00億元,也就是說,今年縮水了14.49億元。
而同期三大保險巨頭均保持了不同程度的保費增長,其中以平安人壽最為耀眼。今年上半年平安人壽累計實現保費收入722億元,同比增長21%。太平洋壽險保費收入546億元,同比增速為11.43%。中國人壽也實現了6.5%的同比增幅,上半年取得保費收入1955億元。
太平人壽和其他三大保險公司的不同之處在于,其銀保業務占比過高,銀保渠道貢獻了其近七成保費收入。導報記者查閱中國太平2010年年報發現,該年度其銀保渠道實現保費收入254.72億元,占總保費收入的67.90%。而國壽、平安和太保皆擁有一支龐大的保險營銷員隊伍,銀保占比普遍不超過總保費的一半,其中平安人壽占比最低,僅為20%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