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掘明清檔案精華 弘揚優秀傳統文化
m.shockplant.com?2012-01-19 09:48?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明清檔案是中華民族的寶貴文化遺產 記者:為什么說明清檔案是中華民族不可再生的寶貴文化遺產? 胡旺林:檔案是人類社會活動的直接記錄,是兼有歷史憑證價值和信息參考價值的特殊文化資源。在中華民族五千年發展史中,檔案一直是中華文化傳承的重要載體。由于各種原因,明清以前歷朝中央政府的檔案絕大多數已經消失,流傳下來的只是一些零散的片紙只字。就此而言,明清檔案是我國現存數量最大也是最為系統完整的古代王朝檔案。在20世紀初,久存皇宮的明清檔案一向社會公開,即與殷墟甲骨文、敦煌寫經一起,被稱為中國古代文化的三大發現,受到社會廣泛關注。明清檔案現今存世1000多萬件,上起明朝洪武年間,止于清朝末代皇帝溥儀時期,跨越500多年,蘊藏著豐富的歷史文化信息。明清檔案既是古代原始文獻,又是國家珍貴文物,具有權威性、系統性和唯一性。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說,明清檔案是中華民族乃至世界不可再生的文化遺產,被譽為“歷史真跡,東方瑰寶”。 記者:明清檔案都蘊藏著哪些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 胡旺林:作為明清兩朝中央政府在內政外交中形成的原始記錄,明清檔案蘊藏著廣泛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里只能舉其要者略作披陳。 首先,明清檔案集中體現了中華傳統政治文化。大量檔案突出證實了這樣幾點:一是國家大一統的理念。清朝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改土歸流”,在東北和新疆采取軍府屯兵制,在蒙古地區以盟旗制度實行自治管理,在西藏地區派駐藏大臣進行監管,其邊疆民族政策很有借鑒意義,體現了國家大一統的理念。二是中央集權下的行省制度。明清兩朝進一步完善了中央集權下的行政管理制度,通過省、府、州、縣的行政管理系統,進行有效的國家治理,形成了基本的行政區劃格局。三是官員選拔考核制度。通過嚴密的科舉考試在全國范圍定期選拔官員,以保證官員的素質和相對的公平性,而且對各級官員按照一定的標準定期考核。 其次,明清檔案真實記錄了明清兩朝的社會文化。在社會生產方面,古代中國強調農為邦本,清代各省官員須按時奏報農作物長勢、夏秋收成、糧價漲落等情況;清代的食鹽產銷、銅礦開采、官窯瓷器等重要手工行業,朝廷均設專門機構派員管理,將生產活動隨時上報;清宮檔案還記錄了云錦、玉雕等大量傳統工藝,保存了很多非物質文化遺產信息。在自然環境方面,清代檔案對水旱和地質災害的詳細記載,不僅是反映環境變遷的珍貴史料,而且為今天的三峽樞紐、南水北調等重大工程提供了借鑒參考;有清一代各地所得雨雪情況的定期奏報,形成了十分完整的氣象氣候資料,對現今制定區域發展規劃、應對全球氣候變化等都是不可或缺的依據。 再次,明清檔案保存了大量少數民族文化。清朝確定滿文為官方文字,現存200多萬件滿文檔案,內容大都涉及邊疆與民族問題,有待深入挖掘整理。蒙文檔案留存下來5萬多件,記錄了十分豐富的蒙古族的社會文化信息。清朝皇帝崇奉藏傳佛教,使西藏與中央政府及內地的關系更加緊密,檔案記載了大量藏族宗教儀規和生活習俗方面的信息。其他如東北、西北、西南地區各少數民族的社會變遷、生產生活與民族習俗等情形,在明清檔案中都有詳細記載。明清檔案是一座少數民族文化寶庫。 |
- 心情版
- 請選擇您看到這篇新聞時的心情
- 查看心情排行>>
- [ 08-08]弘揚傳統文化汲取國學精華
- [ 09-14]“無神”:我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特征
- [ 08-04]用傳統文化提升地方文化軟實力
- [ 01-05]動畫產業要充分挖掘傳統文化資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