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要注重加大監督檢查力度,保證農民群眾得到實惠
確保各項強農惠農政策真正惠及百姓,防止政策落實中出現問題,對于鄉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為此,要采取多種手段,運用綜合措施對政策落實的相關環節開展有力監督。
一是發揮專門機關作用,開展主動監督。派駐鄉鎮紀工委要充分發揮監督檢查的職能作用,積極參與鄉鎮有關會議,對鄉鎮重大決策,鄉村重大安排,大額度資金使用等進行及時有效監督,防止主觀客觀決策失誤問題的發生。
二是調動群眾參與熱情,開展直接監督。要采取得力措施,切實提高群眾的自覺監督意識,調動他們的積極性。還要為群眾監督提供工作上的方便條件,通過加大宣傳力度,及時開展村務公開等措施,讓群眾可以及時有效地監督強農惠農政策落實。
三是建立黨風監督網絡,開展反饋監督。通過在鄉、村聘請黨風監督員,建立立體式黨風監督網絡,讓黨風監督員網絡成為黨風廉政建設宣傳點,社情民意反饋點,政務、村務公開點,“三資”管理監督點,惠農政策落實情況監測點。
四是整合職能部門力量,開展聯合監督。會同經管、審計部門,分步分階段對鄉村財務收支、資產資源發包、債權債務、專項資金和農民負擔等內容進行專項審計,發現問題,嚴肅處理。
五、要注重妥善化解鄉村矛盾,消除阻礙經濟發展的不穩定因素
以人地矛盾、集體資產資源流失等損害群眾利益問題為主要內容的群眾上訪事件時有發生,一些群眾在對自身訴求的表達上存在集體訪、越級訪等極端現象,一些久拖未決的事件,使群眾在一定程度上產生對政府不信任的消極思想,影響了黨群干群關系,暗含了不穩定因素,成為阻礙農村經濟發展的癥結。要以解決這些問題為切入點,切實為農村經濟發展排阻清障。
1.化解人地矛盾是加快鄉村經濟發展的基礎。二輪土地承包后人在戶不在人員回村要地,國家公職人員和民轉公人員白種承包田,使應該擁有土地的農民沒有地源,村級人地矛盾越來越突出。面對這些矛盾,鄉鎮紀委要積極組織協調行政主管部門配合鄉村收回土地,把問題妥善處理好。
2.堵塞資產資源管理漏洞是加快鄉村經濟發展的關鍵。要針對鄉村資產資源發包價格偏低,合同沒到期提前低價續簽等損害群眾和集體利益的問題開展專項清理,對發現的問題嚴格依據相關政策法規堅決予以糾正。
3.查辦典型案件是加快鄉村經濟發展的保障。堅持嚴肅查辦損害群眾利益、集體利益的案(事)件,切實維護好農民利益,通過查辦農村經濟發展中出現的典型案件,達到懲前毖后、以儆效尤的目的,從而使群眾意愿能夠及時得到表達,侵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能夠及時得到糾正,社會矛盾能夠及時得到化解,不和諧因素及時得到消除,真正達到為鄉村經濟發展保駕護航的作用。
(作者系中共綏棱縣委常委、紀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