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錦濤同志在“七一”講話中指出:“必須按照建設馬克思主義學習型政黨的要求,抓緊學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科學的新思想新知識”。歷代的革命先驅者都把中國的現代化作為夢想。而真正邁出令世界震驚的步伐,還是中國共產黨人。
“進行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不僅要學習社會主義國家的經驗,而且還必須學習和利用資本主義國家的文明成果”。這是毛澤東社會主義建設思想的一項重要內容。他在《論十大關系》中指出:“工業發達國家的企業,用人少,效率高,會做生意,這些都應當有原則地好好學過來,以利于改進我們的工作。”真正推開面向世界大門的是鄧小平。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鄧小平統一全黨思想,做出對內改革對外開放的戰略決策。針對我國經濟、技術、文化條件落后的實際,他深刻指出:“現在的世界是開放的世界。中國在歷史上落后,就是因為閉關自守。建國以后,人家封鎖我們,在某種程度上我們還是閉關自守。”在他的推動下,我國堅定不移地實行改革開放,把學習資本主義國家文明成果作為一項長期方針。以江澤民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三代中央領導集體強調,“我們現在技術上還比較落后,應努力學習、借鑒別國的長處,即使我們實現了現代化,也還是要不斷向其他國家學習,取長補短”;同時,還要堅持把“引進來”和“走出去”結合起來。中國的發展離不開世界,必須打開大門搞建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2001年,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跨進經濟全球化的大循環。黨的十六大以來,以胡錦濤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一如既往地堅持認真學習借鑒人類社會創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形成經濟全球化條件下參與國際經濟合作和競爭的新優勢,并立足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總結我國發展實踐,借鑒國外發展經驗,適應新的發展要求,提出了科學發展觀的戰略思想。
北京市從我們國家日益強大的國際影響的現實出發,從首都的功能定位出發,提出建設中國特色世界城市的戰略目標。這就更需要認真學習先進發達國家著名世界城市的建設和治理經驗。但是,就世界城市的國際功能地位及其政治文化作用而言,不應該存在統一的標準和模式。我們建設的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特質、北京文化特點的世界城市。在經濟全球化的背景下,國際間的競爭將促使文化更加多元化,并在融合個性中共同發展、在彰顯特色中相互借鑒。我們要按照“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綠色北京”的發展戰略,在黨中央、國務院的領導下,在全國人民的支持下,始終高舉發展、和諧、合作旗幟,既利用社會主義中國首都的國際環境發展自己,又通過自己的發展為世界和諧做出貢獻。
中國共產黨作為大國的大黨,實現長期執政的一個秘訣在于學習,這個學習不僅是學習新思想新知識,而且是一種特有的自我完善更新機制,其中包括吸取古今中外和自身的經驗教訓。
(作者為中國電影博物館黨委書記、北京市黨建研究會特約研究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