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人才開發促進嶄新跨越
郭聲琨
貫徹中央部署,搶抓戰略機遇,更好實施“人才強桂”戰略,為“富民強桂”新跨越提供堅強人才保證和廣泛智力支撐,是對我們執政能力和領導水平的重大現實考驗。
一、產業人才優先開發是新時期廣西人才工作的必然選擇
隨著國家西部大開發戰略、國務院《關于進一步促進廣西經濟社會發展的若干意見》的深入實施,北部灣經濟區開放開發進一步提速,中國—東盟自由貿易區如期建成運營,廣西迎來了跨越發展的重大歷史機遇。產業優先發展決定了產業人才優先開發。在確定人才隊伍建設任務時,必須圍繞產業發展目標;制定人才政策措施時,必須根據產業發展需要;檢驗人才工作成效時,必須考察產業發展成果,切實做到產業發展指向什么方向,人才開發就跟進服務到什么方向;產業發展布局到什么領域,人才開發就延伸拓展到什么領域。只有這樣,才能通過產業人才資源的有效開發,整合資源、市場、技術等生產要素,促進產業做大做強做優,推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探索實踐一條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污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科學發展之路、和諧發展之路、跨越發展之路。
二、產業人才開發必須切實貫徹好人才工作指導方針
產業人才優先開發必須結合實際,創造性地貫徹落實好新時期人才工作的指導方針。
攻堅破難,突破產業高端人才“瓶頸”制約。無論是迅速做大做強做優企業、構建現代產業體系,還是加快產業結構調整,都迫切需要培養造就一支熟悉國際國內市場、具有管理創新精神和市場開拓能力的優秀企業家隊伍,一支掌握核心技術、擅長技術攻關和技術集成的專業技術人才隊伍,一支具有技術革新能力的高技能人才隊伍,充分發揮高層次人才在產業發展中的引領作用、在科技創新中的骨干作用、在重大決策中的智囊作用、在帶培人才中的核心作用。
創新政策,打造人才競爭比較優勢。創新政策是人才開發的重要前提和基礎。近年來,廣西按照“集中力量、重點突破、輻射帶動”的思路,依托重點產業、重大項目、重要科技創新平臺和優勢企事業單位,培育了32個小而精、小而優、小而強的自治區級人才小高地。廣西只有遵循人才開發規律,破除束縛人才發展的思想觀念和制度障礙,依托產業發展,加強改革創新,加快構建充滿活力、富有效率、更加開放的人才政策體系,才能形成對優秀人才強大的“磁場效應”。
以用為本,調動人才創新創業熱情。在產業人才開發中落實以用為本的要求,最根本的是要把發揮人才作用、實現人才價值提高到戰略層面來認識,把是否有利于人盡其才、才盡其用作為研究問題、制定政策、部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根據產業發展實際開發人才資源,把合適的人才放到產業發展的火熱實踐中去,讓更多人才根據業績和貢獻分享產業發展成果,用愛才重才、見賢思齊、鼓勵創新、寬容失誤的良好環境激發人才的創造激情,使產業發展與產業人才開發同頻共振、互促互進。
三、推動產業人才開發必須落實黨管人才原則
堅持黨管人才,是產業人才開發的根本保證。必須堅持黨管人才原則,改進黨管人才方式,找準定位,搭建平臺,創新載體,努力做好為培育產業建隊伍、為推動發展聚人才的各項工作。
強化黨委政府主導作用。受多種因素驅動,大多數人才會自發地選擇經濟比較發達、待遇相對優厚、創新創業條件成熟的地區,這是人才開發必須面對的現實。后發展欠發達地區要突破人才困境,必須把堅持黨管人才原則與遵循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規律有機結合起來,采取有力措施、非常辦法,創新人才開發政策,創優人才發展環境,增強對急需緊缺高層次創新創業人才的吸引力、凝聚力。特別是要把握人才開發特點,遵循市場配置人才規律,使“有形的手”和“無形的手”共同發揮作用。
加快構筑創新創業平臺。創新創業平臺是集約使用社會資源、提升產業規模與集中度、增強自主創新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基礎支撐體系,也是對各類優秀人才最有吸引力的核心發展條件。要搭建更多、更優的創新創業平臺,把破解產業發展技術難題與培育、引進、使用人才結合起來,實現產業競爭力與人才競爭力的“雙提升”。就廣西而言,建設創新創業平臺,應著力做好三個層面的工作:一是大力發展園區平臺。二是大力創建科技平臺。三是大力創新人才平臺。
謀劃實施重大人才工程。人才工作具有基礎性、戰略性和長期性,必須立足長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施一批打基礎、管長遠的人才項目。廣西在制定人才中長期發展規劃時,確定了從自治區層面組織實施11項重大人才工程,通過各地方、多部門共同研究、共同參與、共同推進重大人才工程,整合人才工作力量,形成人才開發齊抓共管的良好態勢。
(作者為中共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