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高度重視文化建設,全會通過的《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專門強調加強文化建設,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同時提出要“以農村基層和中西部地區為重點,繼續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基本建成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議》這一新要求,為進一步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指明了方向。作為西部地區首府城市的南寧,應以學習貫徹十七屆五中全會精神為契機,著力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
充分認識加快構建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的重大意義
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指為滿足社會的公共文化需求,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權利,向公眾提供公共文化產品和服務的運行管理機制系統的總稱。大力發展公益性文化事業,構建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是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必然要求,是繁榮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必然選擇,是堅持以人為本、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文化需求的重要保障,是維護好、實現好、發展好人民群眾基本文化權益的主要途徑,是統籌城鄉文化發展、推進和諧社會建設的重要支撐。對于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建設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加強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是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提升國家文化軟實力的重要內容之一,必須擺上各級黨委、政府的重要議事日程,一以貫之,抓好落實。“十一五”時期,南寧市以大力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快公共文化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以創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為目標,全力推進公共文化服務體系建設,取得了喜人業績。一是公共文化基礎設施逐步改善,形成了較為完善的市、縣(區)、鎮(街道)、村(居委)四級公共文化服務設施網絡體系。一批圖書館(室)、鄉鎮綜合文化站、農家書屋、共享工程基層服務點已經建成并投入使用。二是著力培育和打造文化活動品牌,為廣大群眾提供了豐富多彩的精神食糧,公共文化服務內容不斷豐富。南寧國際民歌藝術節、“綠城歌臺”等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品牌越唱越響,大大提高了南寧的知名度,提升了南寧的文化軟實力。三是著力加強基層和社區文化服務,滿足基層和社區居民的文化需求。鄉村社區和諧文藝大展演等群眾性文化活動如火如荼的開展,有力的掀起了基層文化建設新高潮。四是文化遺產保護力度不斷加大,營造了良好的文化生態環境。一批非物質文化遺產進入全國和自治區保護名錄。但也必須看到,南寧市也存在著公共文化設施建設配套不足、公共文化資源開發利用不夠、公共文化服務發展體制亟待完善等問題,需要我們在今后的工作中認真加以克服和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