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文史縱覽 > 正文
白壽彝的民族與民族史觀
m.shockplant.com?2010-10-11 17:11? 瞿林東?來源:北京日報    我來說兩句

白壽彝民族觀的一條主線是“統一”和“多民族”的問題

1990年,白先生在一次座談會上,就“統一多民族國家”的問題,講了三個問題:“一個是統一規模的發展,一個是統一意識的傳統,一個是‘一’和‘多’的關系”,其核心思想,仍然是“統一”和“多民族”的問題。可見,在40年中,他的民族觀是始終圍繞著這一條主線貫穿著的。

白先生關于民族史的見解以及如何進行民族史研究的問題,都有許多精辟的論點和重要的設想,這些論點和設想,在民族史研究領域產生了突出的積極影響。

這里,我們要特別提到白先生的三篇文章,一篇是《關于中國民族關系史上的幾個問題——在中國民族關系史座談會上的講話》(1981年),一篇是《說民族史——在中央統戰部、國家民委召開的民族問題五種叢書工作會議上的講話》(1984年),還有一篇是《關于民族史的工作——在中國民族史學會上的講話》(1988年)。在這幾篇相互關聯的文章中,白先生提出了一些重要的學術觀點,比如,關于歷史上民族關系的主流問題。針對學術界久已存在的友好合作、互相打仗這兩種對立的說法,白先生指出:

我們研究歷史,不能采取割裂歷史的方法。從一個歷史階段看問題,固然是必要的;從整個歷史發展趨勢看問題,則是更為重要的。在民族關系史上,我看友好合作不是主流,互相打仗也不是主流。主流是什么呢?幾千年的歷史證明:盡管民族之間好一段、歹一段,但總而言之,是許多民族共同創造了我們的歷史,各民族共同努力,不斷地把中國歷史推向前進。我看這是主流。這一點是誰都不能否認的。當然,歷史發展是波浪式地前進、螺旋式地前進,有重復、有倒退,不可能是直線上升的,總會有曲折、有反復,這是歷史發展的規律。但總的講,我們各民族的共同活動,促進了中國歷史的發展。這種情況,在某些地方可能是有意識的,在另一些地方也可能是無意識的。不管有意識還是無意識,它都推動了中國歷史的前進,每一個民族都有一份貢獻。可能有的民族貢獻多一些,有的民族貢獻少一些,有的更重要一些,有的不太重要。這大概是符合歷史發展的實際情況的。

白先生的上述論斷,深入淺出地回答了歷史上民族關系“主流”的問題。此論一出,原來的爭論雙方都表示認同,很少再有類似的爭論了。從這里我們得到這樣的啟示:看待復雜的歷史問題,既要從具體環節考察,更要從整體上和發展趨勢上考察,既要看到事物的一個方面,又要看到事物與事物之間的聯系及其辯證演進的前景。

關于少數民族對邊疆的開發和捍衛問題,白壽彝把少數民族的地位放到歷史的高度和現實的價值加以估量和評價

白先生的民族史觀和民族史研究,總是從“多民族”的視角出發,其中蘊含著深刻的辯證觀點和全局意識。他在講到研究和撰寫“多民族的統一”的歷史時,強調指出:

我們要寫多民族的統一,寫各民族同漢族在相互關系上的發展。各族有各族的特點,但也離不開“共同性”。第一點是對邊疆的開發,少數民族出了很大的力量。沒有他們,邊疆開發是不可能的。他們的功勞是不可磨滅的。他們在邊疆地區繁衍、生息、生產勞動,不斷開拓,經歷了多少個世紀。舊的史書,把少數民族同漢民族的關系,寫成了是少數民族不斷文明化的過程,這是不對的,正是少數民族開發了那個地方。第二點是要大寫我們少數民族如何捍衛我們的邊疆。這兩方面的材料可多可少,但內容很要緊。沒有這兩點,就沒有今天的中國。

在中國歷史進程中,少數民族的貢獻是多方面的,而對邊疆的開發和捍衛,可以說是最重要、最偉大的貢獻。“沒有這兩點,就沒有今天的中國”,這樣一個深刻的結論,是真正把少數民族的地位放到歷史的高度和現實的價值加以估量和評價。對于這一結論,當今的史學工作者,仍有深入理解、深入研究的必要。(作者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真实播放国产乱子伦视频 | 亚洲免费无l码中文在线 | 中文字幕精品亚洲无线码二区 | 中文字幕在线流畅不卡高清 | 日本欧美亚洲高清在线看 | 在线视频亚洲一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