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熱點關注 > 正文
扶持新興產業還需“換腦子”
——訪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陳清泰
m.shockplant.com?2010-07-15 18:05? ?來源:人民日報    我來說兩句

技術突破后還需打破市場瓶頸,政府應多舉措解決市場失靈問題

記者:新興產業突破技術門檻后,政府如何跟進?

陳清泰:在新興產業發展中,突破技術這道“坎”后,接踵而來的是涉及面更寬、更為復雜的產業化瓶頸。新興產業技術還不完善、生產尚未達到經濟規模、配套設施和服務體系還跟不上、商業模式不成熟、市場認同程度低,往往會遇到信任瓶頸、資金瓶頸、制度瓶頸和市場瓶頸。

有些技術和產品有巨大的社會效益和良好前景,但產業化初期對生產者和消費者卻明顯的“不經濟”。如果沒有國家強力政策措施的助推,可能會因無法克服產業化瓶頸而夭折。例如激光、半導體等,在研發階段我們還能大體跟上世界水平,但進入產業化階段我們就敗下陣來,接著就是引進、再引進。

記者:政府怎樣做才能避免重蹈覆轍?

陳清泰:政府不能去直接幫企業開拓市場,但可以發揮政策“四兩撥千斤”的作用,解決市場失靈的問題。相關政策大體可分為四類。

一是引導和規制性政策。組織產業發展戰略研究,把握產業發展方向。制定專門規劃,將某些新興產業的發展提升為國家戰略。組織推進重大科技專項。在技術相對成熟時,及時組織制定技術標準、篩選技術路線、組織探索商業模式的作用。

二是激勵性政策。在新興產業發展初期應放開市場準入,這對新的進入者是最大的支持。為新興產業和創新產品打通市場出口,如政府采購,這是對創新企業最大的激勵。此外,應實行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的政策。

三是約束性政策。應提高資源稅,使其反映資源稀缺的程度。改革資源性產品的價格形成機制,使其真實反映供需關系。制定和實施強制性能耗標準、污染物排放標準并從嚴執法。制定碳排放稅政策并及早向社會公告。

四是保障性政策。鼓勵發展產業投資基金,必要時提供投資補貼,幫助解決產業化初期融資難的問題。由政府主導規劃和組織市場力量建設相關基礎設施、政府補助進行“示范工程”等。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中文字幕一二三区波多野衣 | 亚洲精品欧美综合久久 | 欧美久久久久久久综合网 | 一级特黄爽大片刺激在线 | 一区二区日韩动漫AV | 伊人青青久精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