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熱點關注 > 正文
后危機時代:西方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反思
m.shockplant.com?2010-06-25 16:21? 陳建中?來源:紅旗文稿    我來說兩句

三、社會信用管理體系不完善是金融危機的體制原因

從根本上來說,這次美國的金融危機是自由市場經濟體制的必然產物,表現為資本主義的社會信用監管缺失和社會信用管理體制出了問題。社會信用管理體系不完善是危機產生的體制原因。

1. 新自由主義思潮與美國政府的解除管制政策。這次金融危機與美國政府推行的新自由主義發展模式有著密切的聯系。新自由主義強調減少政府對金融市場的干預,其政策主張的一項重要內容就是解除管制。因此一些學者又稱之為“完全不干預主義”,即“最少的政府干預,最大化的市場競爭,金融自由化和貿易自由化”。由于新自由主義是在里根時代興起,又稱為“里根主義”。里根政府執政期間,美國政府通過制定和修改法律,放寬對金融業的限制,推進金融自由化和金融創新,使得華爾街的投機氣氛日益濃厚,資產證券化和金融衍生品創新不斷加快,奢侈消費文化推動了超前消費和“次貸”危機。

2. 信用制度的不完善與監管機制的滯后。美國是世界上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和信用交易最發達的國家之一,自20世紀60年代末開始制定與信用管理相關的法律,并形成了包括《公平信用報告法》、《平等信用機會法》、《公平信用結賬法》、《誠實租借法》等15部法律在內的法律體系;組成了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聯邦貿易委員會、國家信用聯盟辦公室、國家儲蓄監督局等政府信用管理機構,并設有美國信用管理協會、信用報告協會等一些民間機構加強信用監管;此外還形成了市場化的征信機構,如益百利(Experian)、伊科法克斯(Equifax)、全聯(Trans Union)這三大信用調查局,以及嚴厲的信用懲戒機制和以市場化方式運作的信息服務機構。盡管如此,仍然沒有防止金融危機發生。任何制度的設計都是有缺陷的,這次金融危機暴露了美國社會信用監管體制存在的缺陷:一是各個機構與部門之間缺乏整體協調與配合,如美聯儲只負責監督商業銀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只負責監督投資銀行,結果出現了很多無人監管的灰色地帶;二是各自為政,缺乏管理的系統性。政府信用管理機構、征信機構、信息服務機構、信用懲戒機構等缺乏銜接和聯系,難以發揮監管系統的整體作用;三是監管嚴重滯后,從信用管理制度建設來說,本身就存在異步差,常常是“亡羊”之后才“補牢”,加之運用過時的管理方式來應對瞬息萬變、創新過度的金融市場,結果出現“馬后炮”現象。

3. 監管缺位甚至放棄監管。一方面在金融創新過程中,由于過于信奉市場自我調整能力,監管缺位甚至放棄監管,實行“完全不干預主義”。另一方面,過度創新使金融交易鏈條越來越長,風險越來越大,然而形勢卻越來越復雜,缺乏透明度和難以辨別,最終使有限的監管也失去效力。

4. 金融評級機構出現了監管缺失。許多金融機構的貸款和金融產品出現了問題,金融評級機構卻熟視無睹。一方面,在非標準的資產證券化技術下,經過多次打包、分割的結構化產品已難以識別其風險性質,傳統的信用評級機構已不能準確提供風險溢價參考,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交易價格必然是扭曲甚至是虛假的。另一方面,一些信用評級機構弄虛作假,把大量問題債券和金融機構都評估為“優等”,對資產泡沫與金融危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四、金融危機的啟示:必須完善社會信用體系

當前的金融危機對傳統的自由市場模式提出了挑戰和質疑:解除監管的自由發展模式是行不通的,在以市場為主導的同時,必須發揮政府宏觀調控的作用。2008年以來發生的國際金融危機,充分暴露了美國社會信用管理體系的缺陷,也越發顯示出構建完善的信用管理體系的緊迫性和必要性。我國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同樣需要完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

1. 建立一種自由市場與政府監管相互協調的信用管理機制。改革國際金融體系,關鍵是要處理好開放與管制、創新與監管之間的關系。沒有金融創新,金融市場將失去效率與活力,但缺乏有效監管的創新,又會產生巨大的風險,這就要把握一個適度原則,這是正確處理金融創新和金融監管的焦點,也是改革的難點,過度的自由化與缺乏有效監管都將造成嚴重的經濟與社會問題。

2. 完善社會信用管理體系和管理機構,形成良性互動、相互協調的有機整體。各個管理機構與部門之間要相互協調與配合,堵塞管理漏洞。各國和各經濟體之間應當從系統管理的角度實施監管,加強相互之間的協調,逐步完善監管體系,使政府管理機構、社會中介服務機構、信用懲戒機構相互銜接,發揮系統監管的整體作用。

3. 制定科學合理的自由化與金融監管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相互促進的政策體系。 完善公司治理結構,理順委托代理關系,實行民主決策,防止“精英治理”,從制度層面上規范內部人控制,構建功能監管與機構監管,政府監管、社會監管與內部監管相互制約的監管體系。

4. 完善社會信用法律體系和懲戒機制。美國有比較完備的信用法律體系,有關政府部門和法院起到信用監督和執法的作用,但這次金融危機仍然暴露了信用立法與司法、執法中的一些漏洞。華爾街的許多“精英”在濫用金融創新工具過程中,有的已經觸犯了法律,但司法與執法部門卻熟視無睹,甚至慫恿金融泡沫越吹越大,一些信用評級機構的瀆職行為把很多問題債券、問題銀行評估為“優等”,無異于在鼓勵華爾街肆無忌憚地“圈錢”和犯罪。因此,從立法、司法、執法上進一步完善信用法律體系十分必要。

5. 完善信息披露制度與社會監督。在金融創新活動中,及時向個人和機構投資者進行充分的信息披露,提示相關風險,是信用建設的重要內容。要強化專門機構負責信息披露工作,建立信息披露第一責任人制度,加強信息披露監管,嚴查違規披露、不披露,或者信息披露虛假和有嚴重誤導性陳述現象以及泄露內幕信息進行股價操縱、內幕交易等違法違規行為,并通過信息披露制度加強社會公眾及新聞媒體的監督。

6. 提高風險監管能力,加強監管的有效性。美國金融危機與政府和各種監管機構解除監管或監管缺失有很大關系,同時也與一些部門監管失效、乏力有關。提高監管能力和水平,一是監管政策要具有有效的約束力;二是各種監管機構包括中介機構監管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三是監管機制必須相互配合相互協調,以提高監管的專業性、有效性、及時性和敏感性。(作者:北京物資學院教授,中國流通經濟雜志社總編輯)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欧美天码中文字幕 | 亚洲一区宅男在线 | 亚洲丰满熟女一区二区v | 亚洲免费在线视频 | 精品久久综合婷婷网 | 亚洲综合中文字幕乱码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