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干部論壇 > 正文
巴曙松:不宜過分夸大地方投融資平臺風險
m.shockplant.com?2010-05-11 16:25? ?來源:文匯報    我來說兩句

今年以來,無論海外市場還是國內金融市場,對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融資風險忽然變得異常擔心甚至恐慌。忽視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融資風險顯然是不對的,但過分夸大也不客觀,地方融資平臺貸款并不會出現風險集中爆發的情況

在2009年應對金融危機的過程中,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支持了基礎設施投資和城市化建設,為中國內需的擴張提供了積極的動力,也使得銀行貸款快速增長。為此,這個平臺的融資風險開始引起監管者關注,不斷進行風險提示和監管指引,促其平穩發展。

但今年以來,無論海外市場還是國內金融市場,對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融資風險忽然變得異常擔心甚至恐慌,不少機構投資者認為,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融資規模迅速增長,會導致銀行信貸風險迅速上升,而房地產市場的調控將降低地方政府收入,進而降低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負債償還能力,引發財政風險。

在當前體制下,對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應規范化,而不宜“妖魔化”

忽視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的融資風險顯然是不對的,但過分夸大也不客觀。過分夸大,是因為忽視了一些因素。例如,商業銀行對于在這類平臺中占70%以上數量的縣級地方政府投融資平臺一直持十分謹慎的態度,分析融資結構,財政償還能力較強的省市級投融資平臺的融資占有主要比重;土地收入在地方政府收入中超過50%的城市實際上在中國屈指可數,絕大部分城市的財政收入結構是多元化的,對土地收入的依賴度相對有限。

在中國推動城市化的進程中,地方政府通過各自的投融資平臺融資,有其內在的必然性,不能一概否定。從一般意義看,地方政府之所以要設立融資平臺,主要是因為在中國分稅制的財稅體制下,中央和地方在事權和財權的分配方面,出現了事實上的事權重心下移而財權重心上移,導致地方政府的事權和財權不對等;同時,中國的轉移支付制度尚不完善。因此,在中國城市化加快發展階段,地方基礎設施建設投入較大,而大部分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遠遠無法滿足龐大的資金需求,唯有尋求外部融資。也因此,盡管目前中央政府及相關監管部門的調控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信貸資金流入地方融資平臺,但在地方政府不允許直接舉債、債券市場發展又嚴重滯后的情況下,銀行貸款依然是地方政府籌集資金的主要渠道。


責任編輯:王秀欽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色婷婷在线观看中文字幕 | 久久亚洲国产精品亚洲老地址 | 一级国产片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第一页 | 日韩AV综合AV一区 | 亚洲欧美精品专区极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