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畫有中國的傳統,長期以來,雖然也有很多學者對中國繪畫做了不少介紹,可是中國畫在全世界的藝術史里面,在全世界的繪畫史里面,它所應該占有的地位應該說還沒有達到。不只是畫如此,中國的所有藝術品其實都是這樣。我們的藝術品的真正價值,西方人還沒有足夠的認識,還不能夠深入人心。隨著中國的發達崛起,中國文化要走向世界,中國的藝術方面的成果,中國藝術史方面的精髓也應該走向世界。我們這樣做,不是要鼓吹我們自己,而是要對人類做出我們新的貢獻。希望浙大通過對宋代繪畫的研究,進一步起到推動創新的作用。
袁行霈(中央文史研究館館長、北京大學國學研究院院長):《宋畫全集》對研究中國美術史有很大的幫助,對今后文學史和美術史的交叉研究會有很大幫助,可以跟《全宋詩》、《全宋文》相提并論。印刷、裝幀如此精美讓我嘆為觀止
首先,《宋畫全集》對研究中國美術史有很大的幫助。許多宋代繪畫散佚在境外,在中國內地能夠看到的只是其中一部分。過去對外文化交流沒有充分展開的時候,我們的研究受到很大的局限,要想看到和進一步研究散佚在境外的這些宋代繪畫精品很困難。《宋畫全集》這么大規模的書,為中國美術史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可以說是為研究者造福。
其次,美術史和文學史是密不可分的,我覺得《宋畫全集》的出版,對今后文學史和美術史的交叉研究會有很大幫助。如果這套書能夠早些出版,我寫那本《陶淵明影像——文學史與繪畫史之交叉研究》時可以省很多力氣,所以這套書我非常喜歡。我有個想法,以后的學術研究應該在學術的交叉點上找到新的生長點。比如文學史和美術史的交叉研究,這是一個很值得做的。《宋畫全集》為我們研究文學史的人,如果試圖做學科交叉研究,提供了很大的方便,至少可以提供線索,讓我們知道這些畫藏在什么地方。
第三,從更大的范圍來說,這是一個浩大的,很有魄力的文化建設工程。我們中國的許多文物包括書畫在內,流失到海外的很多。留存在國內的重要繪畫藏品已經有過整理,出了《中國美術分類全集》,國外的也需要做一次系統的整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