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主義哲學及唯物史觀何以可能
沈湘平
目前對馬克思主義哲學甚至整個馬克思主義學說的重新理解有一個重要的理論反思性背景,那就是源于前蘇聯的“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理解。在過去20多年中,實踐唯物主義的立場曾倍受青睞,近年廣義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的理解則獲得廣泛影響。在廣義的歷史唯物主義者看來,唯物史觀不僅僅是歷史觀,而且是世界觀,是馬克思主義哲學的實質。那么,在經典作家的原初語境中,唯物史觀是一種哲學嗎?如果不是,存不存在馬克思主義哲學?它與唯物史觀是什么樣的關系?
在馬克思、恩格斯的原初話語中,唯物史觀是歷史觀,而不是哲學
馬克思本人從未使用過“歷史唯物主義”和“唯物史觀”的說法,這些說法均來自恩格斯。在恩格斯那里,“歷史唯物主義”、“唯物史觀”、“唯物主義歷史觀”并不加區分。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中,恩格斯明確地把唯物史觀看成是與唯物主義自然觀和唯心主義歷史觀相對的,強調的是一種“唯物主義的歷史觀”。而且,該書英文版序言曾經以“論歷史唯物主義”為題單獨發表,在這篇文章中恩格斯曾說:“我在英語中如果也像在其他許多語言中那樣用‘歷史唯物主義’這個名詞來表達一種關于歷史過程的觀點,我希望英國的體面人物不至于過分感到吃驚。這種觀點認為一切重要歷史事件的終極原因和偉大動力是社會的經濟發展,是生產方式和交換方式的改變,是由此產生的社會之劃分為不同的階級,是這些階級彼此之間的斗爭。”(《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05頁)毫無疑問,恩格斯是將歷史唯物主義理解為一種歷史觀。《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恩格斯認為馬克思的唯物史觀“發現了人類歷史的發展規律”,并將之與達爾文發現有機界的發展規律進行類比——其所作的限定依然是“人類歷史”。
那么,恩格斯的觀點是否“背叛”了馬克思呢?回答是否定的。至少從指稱同一理論對象而言,恩格斯的理解和馬克思沒有原則性的區別。恩格斯在《社會主義從空想到科學的發展》和《在馬克思墓前的講話》中歸納的歷史唯物主義的內容與馬克思在《德意志意識形態》中所闡述的“這種歷史觀”和《政治經濟學批判·序言》中“我所得到的、并且一經得到就用于指導我的研究工作的總的結果”基本精神是一致的,那正是我們所熟知的唯物史觀的內容——況且《德意志意識形態》還是馬克思和恩格斯的合著。馬克思、恩格斯所說的“歷史觀”中的“歷史”都是“人類歷史”,其歷史觀就是關于人類歷史的理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