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書連載>第四章 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方針,充分發揮法律的社會功能和作用
當然,強調穩定,并不是說就可以放慢民主政治建設的進程;相反,同經濟體制改革和經濟發展相適應,必須積極推進政治體制改革。但進行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以有利于穩定,有利于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為前提。針對一些搞資產階級自由化的人主張中國全盤西化,鄧小平指出,民主是我們的目標,但國家必須保持穩定。我們反對搞資產階級自由化,“因為他們搞的這一套無非是大鳴、大放、大字報,出非法刊物,實際上是一種動亂,是‘文化大革命’遺留下來的做法”。他還說:“搞資產階級自由化,我們內部就成了一個亂的社會,不是一個安定的社會,什么建設都搞不成了。”他一貫主張,要反對那種無法無天、為所欲為的所謂“大民主”;強調要講民主,也要講法制,必須把社會主義民主納入制度化、法律化的軌道。他認為發揚民主,形成生動活潑的政治局面,必須是在不妨礙安定團結的條件下實現,才能有秩序地前進。因為“文化大革命的經驗已經證明,動亂不能前進,只能后退,要有秩序才能前進。在我國目前的情況下,可以說,沒有安定團結,就沒有一切,包括民主、‘雙百’方針等等,統統談不上。過去我們已經吃了十來年的苦頭,再亂,人民吃不消,人民也不答應。反之,我們在社會主義安定團結的基礎上,就一定能夠有計劃、有步驟地實現可能實現的一切,最大限度地滿足人民的要求”。
為了實現安定團結,維護穩定的社會秩序,鄧小平提出了應采取的措施,這就是,一方面要充分發揮宣傳、教育、理論、文藝部門的作用,加強安定團結的宣傳教育;另一方面要通過加強法制建設,用法律手段嚴厲打擊各種危害社會安定的嚴重破壞活動。簡而言之,維護社會的穩定,必須要堅持“兩手抓,兩手都要硬”的方針,這是鞏固和發展安定團結的政治局面的根本措施之一。
相關新聞
- 2009-12-31鄧小平的體育情結
- 2009-12-24《鄧小平年譜(1904—1974)》出版發行
- 2009-12-21地方人大設常委會決策幕后:鄧小平批示后獲通過
- 2009-12-21鄧小平:從抗日主將到推動中日友好的歷史巨人
- 2009-12-15恢復高考拍板過程:鄧小平去掉"單位同意"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