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10月以來,國際金融危機不斷蔓延深化。面對嚴峻復雜的國內國際環境,黨中央、國務院果斷決策,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一年來,國務院法制工作以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為重點,以慶祝新中國成立60周年為動力,以貫徹落實《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實施綱要》為主線,政府法制事業取得新進展。
一、充分發揮政府法制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中的作用
面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重沖擊,國務院出臺一攬子計劃和一系列政策措施,在積極運用經濟、行政等手段有效應對的同時,高度重視運用法律手段,充分發揮法治在應對危機中的作用。實踐證明,越是困難時期,越要以法治堅定信心、凝聚人心、彰顯理性;越是困難時期,越要堅持法治的基本原則,堅持依法辦事;越是困難時期,越要通過法治保障經濟發展,維護社會穩定。
——國務院高度重視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為經濟發展提供良好法治環境的立法項目。為了保障石油、天然氣輸送安全和公共安全,維護國家能源供給安全,向全國人大常委會提交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石油天然氣管道保護法(草案)》的議案。為了積極穩步推進民用機場發展,規范民用機場建設和管理,制定了《民用機場管理條例》。為了建立規范的稅費體制和完善的價格機制,實施《成品油價格和稅費改革方案》,修訂了《公路管理條例》、《航道管理條例》和《水路運輸管理條例》。為了便于外國企業和個人在中國境內投資,進一步擴大對外經濟合作和技術交流,制定了《外國企業或者個人在中國境內設立合伙企業管理辦法》。
——為了充分發揮政府法制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的作用,國務院法制辦在深入調查研究論證的基礎上,邀請實際部門的同志和有關領域的專家學者,多次召開理論研討會和專家座談會,分析研究我國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過程中遇到的法律問題,并就探索運用法律手段解決經濟社會發展中的矛盾和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和建議,為國務院通過法律手段建立長效機制,全面落實、充實完善相關政策措施,推動各級政府全面正確履行職能,推進體制機制制度改革和創新,起到了積極作用。
——在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中,國務院更加注重發揮法治在應對危機沖擊中的規范、引導、教育、預期和懲治功能。加強有關防范金融風險方面的制度建設,適時將應對國際金融危機沖擊的政策措施轉化為法律制度;創新行政管理體制機制,完善行政執法體制,提高政府執行力和法律法規執行效果;清理和規范行政事業性收費,切實減輕企業負擔;積極運用法治思維和法律手段定分止爭,妥善化解社會矛盾,解決因國際金融危機引發的各類糾紛。政府法制為規范行政權力運行,提高行政管理效率,推動政府職能轉變,激發企業的創造活力,有效應對國際金融危機都起到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作用。
- 2009-12-14全省政協社會和法制工作座談會舉行
- 2007-03-27全國人大常委會法制工作委員會負責人解讀物權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