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國外交”十分活躍
試圖均衡發展與美俄的關系
印度今年的“大國外交”十分活躍。印度總理辛格繼10月底華盛頓之行后,又于12月初訪問了俄羅斯,反映出印度試圖均衡發展印美、印俄之間的大國關系,鞏固其在南亞地區的大國地位。
由于辛格的華盛頓之行是奧巴馬就任美國總統后印度領導人首次訪美,受到美方高規格接待。辛格明確表示,他此行的主要目的是加強與美國的實質性合作。而印度媒體說得更直接,就是重新確認印度與美國之間的戰略伙伴關系,避免印度在奧巴馬的南亞新政策中被邊緣化。
辛格訪俄更是一次加強“傳統關系”的友誼之旅。俄印同為“金磚四國”,雙方高層近年來互動頻繁,辛格出訪俄羅斯意在加強與俄方軍事、政治上的關系,尤其是與俄羅斯的核能開發合作。同時,辛格也希望改變長期以來印俄雙方“政熱經冷”的局面,著力推動經貿合作,計劃在未來5年內將雙邊貿易額增加到200億美元。
全力擺脫經濟頹勢
GDP增長經歷“U”型反轉,外商投資數量、速度穩中有升
作為主要新興經濟體之一,印度經濟在國際金融危機中深受其害,經濟增長速度達到6年來最低。特別是繼美國華爾街出現麥道夫詐騙案之后,印度也出現了“薩蒂揚假賬門”事件,給印度經濟雪上加霜。
薩蒂揚是印度第四大資訊科技公司,今年早些時候被揭露該公司存在至少10億美元的假賬,引發了印度軟件外包服務業的信任危機。而軟件業作為帶動印度經濟的主要動力,單是軟件外包業務便有500億美元的商業價值。所以“薩蒂揚假賬門”對印度經濟影響甚巨。
從年初開始,遏制經濟下滑、恢復GDP的高增長成為印度政府努力的主要方向。一年來,印度政府采取了降息和擴大放貸等一系列財政和貨幣政策,確實起到了提振經濟的作用。據印度官方公布的最新數據顯示,印度第三季度的GDP增長在經歷“U”型反轉之后,達到了7.9%的超預期水平。可見,印度巨大的國內市場活力恰恰在這時顯現了出來。此外,雖然經濟前景仍不明朗,但數據還顯示外商投資的數量和速度已穩中有升。同時,印度服務業的高速增長也伴隨著工業生產的迅速恢復同時出現,這說明印度經濟出現普遍復蘇的趨勢。
- 2009-12-17印度將在2025年超越中國成世界第一人口大國
- 2009-12-04別說印度人比我們會消費
- 2009-12-04印度宣布碳排放在05年基礎上削減20%至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