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東南網 > 理論頻道> 熱點關注 > 正文
國際關系變遷中的中國與世界
m.shockplant.com?2009-12-29 08:26? 馬小軍 趙磊?來源:學習時報    我來說兩句

所謂非傳統安全問題的提出,也是源于一系列全球性問題的涌現,因此非傳統安全問題的解決,天然地表現為依賴于全球共治的特征,蘊含了將主權國家個體安全訴求寄寓于國際社會整體安全的國家安全觀的深刻變化。非傳統安全并未取代傳統安全,而是為安全內涵增添了新的內容和理念,帶來人們對安全觀念認知上的巨大進步。與此同時,傳統安全問題在新世紀并未退出國際舞臺,反而還有深化之勢,例如朝核問題、伊核問題、蘇聯地區的沖突等等。此外,非傳統安全觀念還在某些方面深化了人們對傳統安全的認識。例如,因全球氣候變暖,北極地區資源、交通的戰略價值凸現,導致近年北極鄰近國家對這一區域的地緣政治爭端加劇。從更廣泛的意義上講,目前,與南北極地相關的國際法大都默認傳統的先占原則,其與非傳統安全觀背景中的國際公地原則相互抵牾。毋庸諱言,南北極地的開發需要巨大的綜合國力支撐。就南極開發而言,迄今為止開發大國大都集中在北半球,其勢必形成北半球大國與南半球相鄰國家爭奪沖突的態勢。其中,爭奪沖突背后的推動力量仍是傳統的權力政治。此外,傳統安全有時也會演化為非傳統安全。例如,國際社會意識到維和問題的嚴重局面,根源在于難民的大量涌現,而嚴重的難民問題恰恰是國內戰爭與沖突國際化的結果。因此,跨界沖突問題必須依靠國際合作才能最終找到合理的解決途徑。

趙磊:沖突與合作是國家間關系的永恒主題,從這個意義上說國際關系的核心始終是安全問題。但是,前后10年國際社會的安全觀念發生了重大變化,前10年,各國重視的依然是傳統安全,即軍事安全、經濟安全等,國家防范的是大規模的軍事入侵。“9·11”事件在國際關系史上的意義就是宣告了“非傳統安全”時代的來臨,一方面,恐怖主義以最有效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的力量存在,他們襲擊了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國家——美國;另一方面,美國又以最有效的方式展現了自己的力量,在“9·11”之前世界上每年都會發生恐怖襲擊,但只有在美國遭受襲擊后,反恐才正式成為全球安全事務的主要內容。可見,美國憑借強大的實力使其自身的意志成為全球的共同意志。反恐戰爭極為特殊,雙方的力量極不對稱,美軍難以發現“敵人”,但是“敵人”卻無處不在。


責任編輯:趙舒文
相關新聞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趕集網  火車票  福州分類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職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車  福州公交
玖玖资源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久拍国产在线观看,美利坚合众国久久一区,免费中文字幕午夜福利片
在线视频综合站 | 制服丝袜第一页在线播放 | 中文字幕日韩精品在线 | 亚洲免费乱码视频 | 一本色道久久综合亚洲精品 | 亚洲欧美精品综合一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