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孝德:低碳經濟能否成為人類避難的“諾亞方舟”
m.shockplant.com?2009-12-25 11:03? ?來源:中國經濟時報
我來說兩句
從生產端看,發達國家在節能減排方面已經做出努力,但是不到10億人口的發達國家,卻排放了約129億噸的二氧化碳,占全球排放總量的46%。為什么做得如此好,仍然有如此巨大的碳排放量?因為在生產端節能減排的背后存在一個不斷膨脹的病態化高消費模式,這才是造成高排放的根源所在。然而令我們感到遺憾的是,在哥本哈根會議上我們根本聽不到任何關于西方對高消費模式的批評聲音。
按照低碳經濟的邏輯,也可以理解,第15屆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為什么要選擇在丹麥召開。因為丹麥是近年來在碳排放管控方面、特別是在風力發電和垃圾回收利用方面廣受稱贊的樣板國家。然而,在環保樣板國光環的背后,丹麥人在制造垃圾和過度浪費等方面也是領先世界的。據統計,2007年丹麥人均產生垃圾1762磅,不僅在歐盟國家中名列榜首,甚至還超過美國的1690磅,超過荷蘭的1386磅、英國的1258磅和法國的1190磅。然而正是這樣一個高居世界之首的高消費國家,卻被聯合國與世界公認為低排放樣板。
在哥本哈根會議結束之后,也傳來另一個消息:本次哥本哈根氣候變化會議的召開所帶來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為歷屆氣候談判會議最高。這個龐大的數字相當于超過50萬埃塞俄比亞人的年排放量。
其次,諾亞方舟承載的是人類文明演化的物種,而低碳經濟方舟承載的是工業文明物質本身。
上帝讓諾亞建造的方舟,不是讓諾亞把他所擁有一切都搬到方舟上,諾亞方舟的使命是保護人類文明的物種。在有限空間的方舟內,上帝告訴諾亞必須放下貪心,嚴格按照要求帶上他的家人與物種。那么,我們把視線回到科學家與政治家共同設計的低碳經濟的方舟上,看到的卻是另一番景象。
相關新聞
- 2009-12-24中國出版業,向低碳經濟邁進
- 2009-12-22發展低碳經濟:建設生態文明的重要舉措
- 2009-12-22低碳經濟的三個悖論與局限性
- 2009-12-22遲福林:認識低碳經濟需要注意三個要點
- 2009-12-04“低碳經濟”給誰套上緊箍咒
更多>>視頻現場
相關評論>>
|